矿用紧急避险系统

矿用紧急避险系统

ID:15962539

大小:628.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8-06

矿用紧急避险系统_第1页
矿用紧急避险系统_第2页
矿用紧急避险系统_第3页
矿用紧急避险系统_第4页
矿用紧急避险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用紧急避险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避险系统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关于“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3年之内完成”的要求,建立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同时对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严格规定“逾期未安装的,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各地区、各单位和广大煤矿企业要迅速把思想统一到《通知》精神上来,充分认识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

2、大系统”是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坚持预防为主,有效降低事故危害程度、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综合治理措施,是建设坚实的煤矿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从而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快推进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矿业集团**煤矿拟进行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改造。为此,该矿委托我单位编制《同煤国电同忻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计方案》。1、设计依据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

3、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3)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4) 《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MTT5026-2009);5) 《煤炭工业设计规范》;6) 《煤矿安全规程》2011;7) 煤矿资料。2、设计指导思想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以煤矿提供的资料为基础,以国家和政府相关文件为依据,实事求是对煤矿安全防护体系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选择适宜的安全技术装备,杜绝重大恶性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煤矿的安全生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3、设计原则(1)多点布置根据各工

4、作面、掘进头人员分布情况,合理设置移动式救生舱。临时避难硐室为其他未能进入可移动式救生舱的避灾人员提供避难空间。永久避难硐室为整个矿井避灾人员提供避难空间,有条件的宜打从地面直通硐室的钻孔,为避难硐室提供通风、供水、食物、电力及通讯。(2)一人一位本着“安全为天”的原则,通过设置可移动式救生舱、临时避难硐室和永久避难硐室保证入井人员在灾害发生时都有自己的避难空间。同时,在编制劳动定员标准时,要将人数落实到井下采、掘、机、运、通等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凡是能够计算和考核工作量的班组或工种岗位都要有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实行定额、定员管理,严禁

5、两班交叉作业;优化劳动组织,合理安排队组编制,减少管理层次和工作环节;逐步推行井下人员管理监测系统,及时准确掌握入井人数和入井人员的工作区域;实行“限员挂牌”制,在井口、采区及采、掘工作面现场设牌板,真实标明核定的每班作业人数和实际每班作业人数。(3)就近避险1距离可移动式救生舱最近的人员向移动救生舱内逃生(主要是工作面、掘进头作业人员)。2距离临时避难硐室最近的人员向临时避难硐室内逃生(主要是巷道沿线及机头零散作业人员)。3距离永久避难硐室最近的人员向永久避难硐室内逃生(主要是井下其他零散作业人员)。4距离井筒最近的作业人员尽快升井,

6、向地面逃生。(4)入舱便捷为方便避灾人员快速地进入避难空间,应在紧急出口处、避灾路线上放置明显的标识牌,标识避险设施的位置。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先期在井下布置1个90人的永久避难硐室,后期再布置移动救生舱等紧急避险设施。4、主要特点煤矿紧急避险系统是以救生舱和避难硐室为核心系统化的安全体系,通过分布在矿井各个区域的救生舱和避难硐室,构建覆盖全矿井的安全防护网,确保每位井下工作人员都有避难的空间。紧急避险系统的构建和推广是我国矿山安全领域的一次重大进步,对于提升我国的矿山安全水平和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我国现有的紧急避险系统

7、相比,煤矿建立的紧急避险系统具有系统化、信息化、积极防护的突出特点。系统化是指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有机结合的一体。矿井下根据不同工作区域的人员分布、瓦斯涌出量和配风情况,合理的安排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使得事故发生后各个区域的井下作业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避难空间。井下避难空间与矿井的电力、通讯、信号传输和通风系统相互协调,并设立统一的指挥平台,建立系统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信息化是指井下的各个避难空间可独立的与井上的指挥平台进行双向通讯,指挥平台可实现井下避难空间和井下人

8、员的定位,并实时监测避难空间的各项参数。积极防护是紧急避险系统与原有防护系统的一个较大区别,在事故发生后整个体系开始运行,可向井下未及时升井的人员传达避难和救援信息,同时井下避难人员可向井上救援指挥中心提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