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是_谁_大数据拷问隐私

我知道你是_谁_大数据拷问隐私

ID:15962917

大小:1.03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6

我知道你是_谁_大数据拷问隐私_第1页
我知道你是_谁_大数据拷问隐私_第2页
我知道你是_谁_大数据拷问隐私_第3页
我知道你是_谁_大数据拷问隐私_第4页
我知道你是_谁_大数据拷问隐私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知道你是_谁_大数据拷问隐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知道你是“——大数据拷问隐私■文/本刊记者冯利芳崔文花沈瀛李欣麻震敏孙珺谁”隐私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平衡,是你愿意分享的信息数量和你希望享受到的服务的平衡。——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大数据与RTB广告,与个人隐私没有丝毫关系。在我看来,隐私是与用户个人信息相关的内容,而大数据与RTB广告作为一种科学,它并不依赖于用户的个人信息,而是根据Cookie或者ID进行标识,通过对匿名行为数据搜集、挖掘和分析来进行投放。——品友互动CEO黄晓南P.76IVMARKETINGI2013.5TOPICSⅠ专题013年央视财经3·15晚会,原本Cookie的追踪,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

2、了用户权益。“之所以Cookie引发争议,我认为是由于操作过程中第一方Cookie和第三方Cookie的混淆”,媒介购买公司浩腾媒体OMD数据分析总监贾雯告诉记者。第一方Cookie是和用户签协议的网站方自己种植的Cookie,用来记录用户账号、密码等,第三方Cookie则是第三方监测公司通过和网站再次协议来种植的Cookie。由于第三方Cookie未曾获得用户的直接授权,在环节上这是一个漏洞,所以现在浏览器都提供了Cookie追踪选项,用户可以直接勾选是否接受追踪来换取这些追踪带来的精准服务。“一些第三方Cookie按照第一方Cookie直接种在硬盘中,使得用户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利,这需

3、要审查制度的严密和完善。”同时,控制权不仅体现在自主决定信息是否被记录,还包含对信息如何被使用和分享有自主权,在拥有数据的平台商和第三方数据公司,是否可以将这些数据给到广告主。时趣科技首席科学家王绪刚告诉记者,在数据使用上,有一个“不主动打扰原则”,即只有当用户表达了兴趣和意愿时,才利用数据对用户投放广告,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用户数据的使用控制在用户表达了兴趣和需要的场合。以Facebook为例,在和商家合作投放广告时,只有当从Facebook上的用户流量点击了商家网站,进入商家页面后,Facebook才给商家这个流量的数据挖掘结果——“点击进入”被认为是用户表达了兴趣的“授权”动作。其他

4、如搜索展示广告,也是在用户做了搜索动作后,才会向用户投放相关兴趣的广告。这用另一个概念表述的话,就是广告界中追求的目标“精准”,“如果现实中‘不主动打扰’未能实施的话,常常是由于算法不好或者数据不全,比如我看了尿不湿产品,其实我下完单了,但是它还是在给我推送广告,或者我在搜索房子,但2子,互联网企业却被中枪——“第是传统企业集体绷紧神经的日三方广告商协同网站方通过追踪Cookie窃取用户隐私”的指责让舆论一度哗然,“隐私问题”登时成为关注话题。虽然,这个话题,在广告圈中被认为打错了枪。“Cookie无疑是最弱的行为追踪方式”,MediaV(聚胜万合)CEO杨炯炜告诉记者,“它只能判定为某

5、个电脑上的某个浏览器,无法跟真实生活中的用户身份对应起来”。而这种“对应”,就是广告业界中现行的隐私“边界”。也就是说,Cookie能确定的,是这个用户用的电脑浏览器IP地址,而对用户的其他信息,全部都是靠行为数据来“推测”出来的。如果我不能将网络上某个行为和真实的用户(如姓名、电话、住址)对应起来,你对于我来说,仍然是“匿名”的,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定,是在“隐私”概念之外的。“匿名性”成为判断一个数据收集行为是否合理的标准,而Cookie,这个只能和某个浏览器对应的植入代码,是业界内部公认的匿名性最高的追踪方式,即从理论上说,Cookie追踪本身并不构成隐私话题。相反,比起其他追踪方式,

6、比如绑定了邮箱、姓名甚至电话等信息的注册ID,Cookie和用户真实身份的对应要小得多。担虚名的Cookie?——最有隐私权的数据技术那么为什么Cookie频频引发争议?一方面,不排除人们的“隐私恐慌”拿Cookie做了投射对象,另一方面,Cookie在实际操作上的一些漏洞导致隐私争议。其中一个争议论点,就在于用户对信息的控制权。在长期的拉锯战中,人们已经成功地让Cookie种植方遵守一个原则,即如果人们不情愿,可以取消掉P.77Cookie“”“”无疑是最弱的行为追踪方式,它只能判定为某个电脑上的某个浏览器,无法跟真实生活中的用户身份对应起来。而这种对应,就是广告业界中现行的隐私边界。

7、TOPICSⅠ专题是它给我推荐装修公司,数据挖掘能力的实际欠缺,导致了信息的主动打扰。”王绪刚表示。因此,单独的Cookie数据在操作规范、精确度有保证的情况下,在营销圈的话语体系中,其对隐私的侵犯问题可以免于责难。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数据丰富性和多元性的提升,Cookie面临一个新的热点话题:数据打通。其实早在大数据热闹起来前,业界对于Cookie这样的匿名数据和邮箱、地址等实名制数据就有两个并行不悖的行为法则。匿名信息,指的是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