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ID:15966896

大小:148.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8-06

第六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六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六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六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4页
第六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教学目标:1、掌握本系统常见症状体征2、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3、了解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组成和生理功能。4、理解血液病的分类及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评估方法。一、血液病:系指原发于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的疾病。二、结构和功能1、组成:造血系统由骨髓、肝、脾、淋巴结以及分散在全身各处的淋巴和单核-巨噬(网状内皮)组织造血器官构成。2、不同时期的造血器官: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stemcell,HSC):又称全能干细胞,是各种血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各种淋巴细胞、浆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单

2、核细胞及各种粒细胞等肝脏:在胚胎期9--24周时为主要造血器官,脾脏也参与少量的造血;骨髓:10--14周开始造血,24周时已成为主要造血器官;在胚胎的9—10天,中胚层开始出现造血位点发育血岛。外周血含较少HSC,脐带血、胎盘血是胎儿时期外周血的一部分,含有较多的HSC。在正常情况下出生后15天造血器官仅限于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5~7岁以前全身骨髓都为红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四肢长骨中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到20岁左右,红骨髓仅限于长骨的骺端、扁骨、不规则骨内。3、血液的组成:血浆:占血液容积55%血细胞:占血液容积的4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及

3、血小板。红细胞的功能是结合与输送O2和CO2。4、生理功能:白细胞的种类多,功能较复杂,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吞噬作用,对机体起重要防御作用;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功能。血小板对机体止血和凝血过程起着重要作用。三、分类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是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血液病常表现血细胞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及出凝血机制的障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红细胞疾病红细胞数量的改变如各类贫血,质的改变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2.白细胞疾病白细胞数量的改变如粒细胞缺乏症,质的改变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3.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数量或质量的异常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

4、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血管壁的异常如过敏性紫癜。4.其他如血栓形成常与血液成分、血管壁、血流、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四、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患病及治疗经过1、病史心理、社会资料生活史和家族史一般状态皮肤黏膜2、身体评估淋巴结检查心、肺、腹部检查其他:如神经系统、骨骼关节有无异常等。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2)白细胞总数和分类(3)网织红细胞计数(4)骨髓细胞检查:正常骨髓象是: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适当,2—4:1粒系占有核细胞的40%--60%,红系及淋巴细胞占20%左右。巨核细胞易见到,以产血小板型易见到。可见少量

5、非造血细胞,如浆细胞、组织噬碱细胞、网状细胞等。无特殊细胞及寄生虫。(5)血细胞化学染色(6)止血、凝血功能检查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出血时间(BT)测定1—3分,BT>4min为延长。凝血时间(CT)测定试管法4—12分血小板计数正常(100—300)*109/L,<50*109/L即有出血症状。第二节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一)贫血贫血(Anemia)是指外周血液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RBC)计数和红细胞压积(HCT)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正常的最低值。其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最为重要。在诊断贫血时应注意由于血液稀释时血红蛋白值的降低和血液浓缩时的血红蛋白值的相对增

6、高。在我国平原地区成人男性Hb<120g/L、RBC<4.5×1012/L及(或)HCT<0.42,女性Hb<110g/L、RBC<4.0×1012/L及(或)HCT<0.37即可诊断贫血。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二)出血倾向出血倾向(bleedingtendency)指止血和凝血机能障碍而引起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种症状。1、病因出血倾向是血液病的常见表现,发生的原因为:①血管壁的功能异常:如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征;②血小板异常:血小板减少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小板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

7、症、血小板功能缺陷如先天性血小板无力症及继发于尿毒症、药物等;③③凝血因子减少或缺乏:如血友病、慢性肝脏疾病等。2.护理评估(1)健康史 既往病史:应详细询问病人既往病史,是否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肝硬化等病史;家族成员的健康情况;用药物史;环境:了解工作环境,有无对骨髓造血功能损害因素如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污染等接触史。(2)身体状况 出血的部位与症状:注意评估出血的部位,轻度出血可表现为皮肤、粘膜、齿龈、鼻粘膜的出血,表现为出血点、瘀斑或血肿,也可见关节腔、内脏出血(便血、呕血、血尿、阴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