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荷马“回到”荷马希腊古风时代的教谕诗

从荷马“回到”荷马希腊古风时代的教谕诗

ID:15970070

大小:37.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8-06

从荷马“回到”荷马希腊古风时代的教谕诗_第1页
从荷马“回到”荷马希腊古风时代的教谕诗_第2页
从荷马“回到”荷马希腊古风时代的教谕诗_第3页
从荷马“回到”荷马希腊古风时代的教谕诗_第4页
从荷马“回到”荷马希腊古风时代的教谕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荷马“回到”荷马希腊古风时代的教谕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荷马“回到”荷马希腊古风时代的教谕诗关键字:从荷马“回到”荷马希腊古风时代的教谕诗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  摘要:诗歌是希腊古风时代最为重要的思想表达方式,诗教是古风时代文化教育的“同义词”。这一时代的教谕诗充分阐释了其教育理念。荷马史诗独特的英雄观对古希腊教育影响深远;赫西奥德、提尔泰奥斯、梭伦等人的教谕诗更多倾向公民教育,却始终根植于荷马史诗;古风时代末期的大诗人品达则重新回到荷马史诗的语境之中。希腊古风时代的诗教成就斐然,其教育理念值得反思与借鉴。  关键词:教谕诗;荷马史诗;赫西奥德;提尔泰奥斯;梭伦;品达  G40-09A1671-6124(2016)06-0013-

2、07  “用体育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训练心灵”[1],这是希腊古风时代{1}教育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模式。这里所说的“音乐”就是我们现代所称的古希腊诗歌,它集乐、舞、诗以及表演于一体,是散文兴起之前古希腊正式的、最重要的并且几乎是唯一的思想表达方式。即使一些科学或哲学作品也是以诗歌形式表达,如逻辑学奠基人巴门尼德的《论自然》在阐述逻辑学中“存在存在、不存在不存在”这类基本理念时就是用史诗格律(Hexameter),因为这种格律才是古风时代正式、高雅的“官方语言”;甚至政治理念与法律条文也都渗透在政治家们的诗歌作品之中,通过城邦公民的口口相传传播开来。古风时代正式的作品都以诗歌为载体,正如孔子所说

3、:“不学诗,无以言!”  一、何谓“教谕诗”  按照古希腊的标准,怎样才算是受过教育的人呢?柏拉图说得很清楚:“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我们指的是他没有受过歌舞方面的训练;受过教育的人,我们指的是他受过彻底的歌舞训练。”[2]古希腊诗歌名篇中很大一部分作品其宗旨就是教导青年人,这类诗歌被称作是“教谕诗”(DidacticPoem)。“教谕诗”的概念其实迟至17世纪才在德国最终成型,而到18世纪后才被广泛使用。虽然“教谕诗”的概念并非出于古希腊,但西方研究者却总是从古希腊开始,因为“诗歌”与“真理”的关系一直是古希腊学者关注的核心问题。这既出于对真理的渴慕,更出于对青年人成长的谨慎态度,“教谕”一直

4、都是古希腊诗歌的重要使命。  “教谕诗”的内涵也一直未有明确定义,本文试图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界定其内涵。一般来说,“教谕诗”旨在教导知识、技能和积极的伦理道德,作者有明确的教导意图,且存在明显的师生情境[3]。如以“教谕诗之父”赫西奥德的作品《工作与时日》为例,诗中不仅教导了关于耕作、航海、气候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目的是劝诫“游手好闲且耽于享乐、并试图通过贿赂法官图谋他人家产”的兄弟,勤劳才是正当的人生,神的公义会降临到每一个人。这就是最为典型的古希腊“教谕诗”。与之不同的是,还有一类诗歌或是更为关注人的内心感受,但其伦理观明显消极和负面。如弥涅墨斯(Mimnermus)的“一旦烦苦的暮年到

5、来,美颜变丑,心志消磨,阳光之下再无欢乐”[4];或是直接关注审美价值,如阿利克曼描绘夜景的名篇“沉睡,峭壁与山谷……沉睡,紫色深海的巨兽;沉睡,所有羽类垂下了翅膀”[5]。没有人会把这些诗歌当做“教谕诗”。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些诗歌在古希腊非常重要的社交场所――“酒会”(Symposium)中广为吟诵,同样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希腊人。  古希腊的“教谕诗”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强调个人品质的养成,如赫西奥德(Hesiod)、泰奥格尼斯(Theognis)和品达(Pindar)的作品;另一类则注重公民道德的培育,如提尔泰奥斯(Tyrtaeus)和梭伦(Solon)的作品。当然这两类诗歌之间会有交

6、汇,也会有个人与城邦的“重叠”,因为“人是政治的动物”,在古希腊这两者同样不可分割。  二、从荷马到品达:古希腊诗歌教谕理念的发展与“回归”  虽然荷马史诗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教谕诗”,但研究仍必须从荷马史诗着手。这不仅是因为其被称作“古希腊圣经”的崇高地位以及在古希腊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深远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古希腊教化目标中最重要的概念“卓越”(Arête)、“正义”(Dikē)、“荣耀”(timē)等几乎都是从中而来,其他诗人的教谕作品也多是在荷马史诗的背景上延伸――或是赞扬或是批判。即使是对这两部史诗颇有微词的柏拉图,也不得不承认“荷马是希腊人的教导者”(《理想国》卷10,606e)。

7、  荷马史诗形成于城邦兴起之前,具有浓郁的英雄情结和贵族气质。这一特征在古希腊历史中虽时强时弱,却始终一以贯之,即使是诸如赫西奥德的“农民诗歌”也有史诗的影子。在城邦兴起之际,“公民”概念渐成核心,贵族阶层慢慢褪色,高歌爱国主义的提尔泰奥斯(Tyrtaeus)和“雅典城邦的教导者”梭伦(Solon)的诗歌作品更多是从城邦“共同体”(community)的角度引发强大共鸣。但即使如此,贵族精神在古希腊从未真正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