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放大电路的应用

多级放大电路的应用

ID:15977169

大小:87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6

多级放大电路的应用_第1页
多级放大电路的应用_第2页
多级放大电路的应用_第3页
多级放大电路的应用_第4页
多级放大电路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级放大电路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73-4.1多级放大电路概述多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3-4.1.1耦合形式多级放大电路的连接,产生了单元电路间的级联问题,即耦合问题。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必须要保证信号的传输,且保证各级的静态工作点正确。直接耦合——耦合电路采用直接连接或电阻连接,不采用电抗性元件。直接耦合电路可传输低频甚至直流信号,因而缓慢变化的漂移信号也可以通过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电抗性元件耦合——级间采用电容或变压器耦合。电抗性元件耦合,只能传输交流信号,漂移信号和低频信号不能通过。根据输入信号的性质,就可决定级间耦合电路的形式。耦合电路的简化形式如图3-76所示。(a)阻容

2、耦合(b)直接耦合(c)变压器耦合图3-76耦合电路形式直接耦合或电阻耦合使各放大级的工作点互相影响,应认真加以解决。3-4.1.2零点漂移零点漂移是三极管的工作点随时间而逐渐偏离原有静态值的现象。产生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的影响,所以有时也用温度漂移或时间漂移来表示。工作点参数的变化往往由相应的指标来衡量。一般将在一定时间内,或一定温度变化范围内的输出级工作点的变化值除以放大倍数,即将输出级的漂移值归算到输入级来表示的。例如mV/°C或mV/min。673-4.1.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构成直接耦合或电阻耦合使各放大级的工作点互相影响,这是构

3、成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时必须要加以解决的问题。(1)电位移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如果将基本放大电路去掉耦合电容,前后级直接连接,如图3-77所示。于是VC1=VB2VC2=VB2+VCB2>VB2(VC1)这样,集电极电位就要逐级提高,为此后面的放大级要加入较大的发射极电阻,从而无法设置正确的工作点。这种方式只适用于级数较少的电路。图3-77前后级的直接耦合(2)NPN+PNP组合电平移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级间采用NPN管和PNP管搭配的方式,如图3-78所示。由于NPN管集电极电位高于基极电位,PNP管集电极电位低于基极电位,它们的组合使用可避免集

4、电极电位的逐级升高。图3-78NPN和PNP管组合67(3)电流源电平移动放大电路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常采用一种电流源电平移动电路,如图3-79所示。电流源在电路中的作用实际上是个有源负载,其上的直流压降小,通过R1上的压降可实现直流电平移动。但电流源交流电阻大,在R1上的信号损失相对较小,从而保证信号的有效传递。同时,输出端的直流电平并不高,实现了直流电平的合理移动。图3-79电流源电平移动电路3-4.2多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在求分立元件多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时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将后一级的输入电阻作为前一级的负载考虑,即将第二级的输

5、入电阻与第一级集电极负载电阻并联,简称输入电阻法。二是将后一级与前一级开路,计算前一级的开路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并将其作为信号源内阻加以考虑,共同作用到后一级的输入端,简称开路电压法。现以图3-78的两级放大电路为例加以说明,将该图给出参数后示于图3-80中。图3-80两级放大电路计算例三极管的b1=b2=b=100,VBE1=VBE2=0.7V。计算总电压放大倍数。分别用输入电阻法和开路电压法计算。673-4.2.1用输入电阻法求电压增益(1)求静态工作点(2)求电压放大倍数先计算三极管的输入电阻电压增益67如果求从VS算起的电压增益,需

6、计算输入电阻3-4.2.2用开路电压法求电压增益第一级的开路电压增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