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决策,迈向成熟产业的必由之路

制片人决策,迈向成熟产业的必由之路

ID:15981875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6

制片人决策,迈向成熟产业的必由之路_第1页
制片人决策,迈向成熟产业的必由之路_第2页
制片人决策,迈向成熟产业的必由之路_第3页
制片人决策,迈向成熟产业的必由之路_第4页
制片人决策,迈向成熟产业的必由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片人决策,迈向成熟产业的必由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制片人决策,迈向成熟产业的必由之路刘飞/刘跃【专题名称】影视艺术【专题号】J8【复印期号】2008年01期【原文出处】《电影艺术》(京)2007年6期第5~11页【作者简介】刘飞,刘跃,自由电影人,曾在美国电影和广告领域学习、工作。电影《赤裸》导演、编剧、制片人。【内容提要】本文探讨的“制片人决策”问题,不仅完全针对中国电影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非专业化的“导演中心制”,还在于呼吁中国电影制片体制应将“制片人”一职的核心职能回归“制片人”本来定位。本文着意强调制片人在电影创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让电影投资、决策与制作回归理性,让中国电

2、影顺利完成工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这一转变。    “十六大”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绩,产量、票房屡创新高,创作空前活跃,中国电影终于走过寂寂长夜,迎来了发展的曙光。刚刚结束的“十七大”又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坚固的政治保障。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冷静地看到:中国电影产业所取得的这一系列喜人成绩,从某种意义上说,得益于中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影赶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列车,赶上了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使得社会存量资本增多,进入电影产业的可能性也在大大增强。如何合

3、理使用这些资本以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最重要课题,而其中关键一环就是制片人问题。如何对投资人的资本进行保值增值,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艺术创作的完整和经济效益的均衡?这是产业迈向成熟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的。期望中国电影业界能更专业、更理性地理解制片人在电影产业中的角色与地位。    在好莱坞以及其他国家的电影工业制片体系里,制片人始终处于核心与灵魂的主导地位。对制片人核心职能的强调源于电影投资的高风险性、不可预见性和电影制作的专业化分工,是理性和商业智慧的产物。制片人决策机制,不仅完全针对

4、中国电影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非专业化的“导演中心制”,还在于呼吁中国电影制片体制应将“制片人”的核心职能回归“制片人”本来定位。确立这样一种原则在于强调制片人在电影创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让电影投资、决策与制作回归理性,让中国电影顺利完成工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转变。    中国职业制片人从有到无的历史断片    在中国电影百年的发展历史中,1949年以前的上海电影业曾经出现过原始的本土职业制片人的雏形。当时的制片人,都是极具商业头脑的精明商人,深谙电影观众的心理和喜好,对投资精打细算,对电影市场有精确的分析和判断,“处处惟兴趣是尚

5、”是当年制片人的市场取向和投资取向。1921年拍摄的《阎瑞生》就取材于当时轰动上海的名妓被杀案。此片采用纪实风格,在案发现场实景拍摄。与案件一样,此片的上映也带来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尽管毁誉参半,但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长片和第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在当年好莱坞电影独霸上海滩的局面下,《阎瑞生》证明中国民族电影仍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新的电影类型——时事电影。《阎瑞生》虽然表现出极强的商业头脑、经营理念和市场取向,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当时的电影制作毕竟是电影“发烧友”和爱好者的行为,投资人与主创人员还未分开,未形成商业经营

6、模式。到了上世纪20年代后期,因为看到了电影的巨大商业潜力,有钱人才开始对电影投资趋之若鹜,民间资本开始转向电影业。老上海电影制片人(投资人)对电影从选题、编剧、立项,到投资拍摄、发行放映都全程参与、控制。在“左翼”进步电影中也有很多是商业性极强的卖座电影。其实,早期中国电影业确有几位可圈可点的杰出制片人,像罗明佑、张石川、邵醉翁、张善琨、吴性栽等,他们的身份几乎都是电影公司的拥有者和经营者,又都是电影创作的策划者、参与者和决策者,他们的努力直接促成了早期上海电影业的整体繁荣和发展。    随着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化,1949年后,

7、中国私营制片公司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国营电影制片厂,电影投资完全成为政府行为。拍摄电影是任务,电影生成完全配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强调电影的教育和政治宣传功能。在制片领域,国营电影制片厂仿效前苏联电影体系,设总编室或文学部,还设文学副厂长,主要职能除审看剧本外,更主要的是为政治把关。剧本审完,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剩下的就是等领导批准开机。国营电影制片厂由国家出钱拍电影,拍什么,上哪部戏,当然由厂领导说了算,如拿捏不准,还得请示上级领导批示。国营电影厂里无“制片人”一职,只有制片主任,相当于好莱坞的制作经理(ProductionM

8、anager),当然无权参与投资决策,不能取代领导或凌驾于领导之上。而制片主任在摄制组是行政和财务的管理人员,不参与艺术创作,相当于机关单位的后勤部长或办公室主任,不具备职业制片人性质。剧组一旦成立,电影一旦开拍,全剧组上下为导演工作服务。在国营电影制片厂体制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