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国际贸易 麦绮文 国际贸易论文

大豆的国际贸易 麦绮文 国际贸易论文

ID:15983306

大小:5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6

大豆的国际贸易 麦绮文 国际贸易论文_第1页
大豆的国际贸易 麦绮文 国际贸易论文_第2页
大豆的国际贸易 麦绮文 国际贸易论文_第3页
大豆的国际贸易 麦绮文 国际贸易论文_第4页
大豆的国际贸易 麦绮文 国际贸易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豆的国际贸易 麦绮文 国际贸易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际贸易》课程论文2010年第二学期大豆的国际贸易姓名:麦绮文学号:200830780216专业:2008级电子商务2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任课老师:张丽娟日期:2011年6月26日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由大豆的出口国,变为了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大豆对我国大豆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国内大豆产业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分析我国大豆的贸易情况与我国大豆的优缺点,从而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关键词:大豆国际贸易大豆产业比较优势1.前言大豆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已经超过了5000年,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净出口国。然而自我国于19

2、96年全面开放大豆市场以来,大豆进口关税大幅降低,国外大豆大量涌入,进口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使得我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如何让我国大豆走出此困境,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问题。2.我国大豆贸易状况2.1国内产量保持基本稳定   从大豆生产在全球的分布来看,美国、阿根廷、巴西和中国是主要的大豆生产国,这四个国家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82%(高詹,2009)。但是,中国的产量所占比例很低。据统计,仅占世界产量的7%左右。相比于以上三国,产量存在很大差距。表-1显示出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豆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据国家粮油信息中

3、心统计,2009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450万吨,2000—2009年,年均产量1593万吨。2.2进口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中国进口大豆在过去的15年间发生了巨变。1995年以前,我国还是一个大豆净出口国。1996年以后,就成了大豆净进口国。而最近三年,我国已经变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而且进口量远远超过国产量(见表-1)。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09年中国大豆的进口量是4200万吨。从1995年的29.8万吨激增至2009年的4200万吨,增加了141倍,年均增加9.4倍。中国进口大豆的来源地过于集中,外贸依存度过高,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与阿

4、根廷,2008年以上三国的流入量占中国流入量的98%。2.3外商投资企业目前基本上控制我国大豆进口和加工产业自从2004年以来,由于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大幅的波动与国内多数油脂企业经营不善的状况,国外粮商以参股或控股等方式并购了国内油脂压榨企业,基本上控制了我国大豆进口和加工业。据黄埔海关分析,现在广东省大豆产业的外来投资者大都是跨国粮商,他们投资广东省大豆加工业是以销售“洋大豆”为前提。如ADM收购了华农集团湛江油脂厂30%的股份,却取得了其70%的原料采购权(龙开胜等,2009)。这样,跨国粮商通过参股等方式来获得进口大豆的话语权,并把我国

5、大豆加工业作为变现国际贸易利润的一个环节。表-1中国大豆国内产量与进口量年份国内产量(万吨)进口量(万吨)200417402023.0200516352659.1200615972827.1200715603082.0200816803744.1200914504200.03.我国大豆的比较优势3.1大豆的品质优势我国大豆具有高蛋白和低含油优势,目前,我国东北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种植高蛋白大豆,为高蛋白大豆的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绿色、有机、非转基因是我国大豆突出的质量优势,发达国家正大力发展大豆植物蛋白替代肉类动物蛋白,而且对食用非转基因大

6、豆的需求较大。欧盟、日本和韩国正努力寻求非转基因大豆的进口。仅日本每年用于食品加工的非转基因大豆就达94万吨,而且几乎都靠进口。近年来,我国已培育成功一批高油、高蛋白、高产的“三高”优质大豆品种,只要实现优质品种的推广和成片种植,我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也将随之提高。3.2地理区位优势亚洲是世界上进口大豆最多的地区,世界大豆进口量超过百万吨的国家除我国、日本外,还有比利时、法国、葡萄牙、意大利、韩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可见,在世界大豆贸易中,亚洲大豆进口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世界大豆的主产国相比,我国与亚洲各国运输距离和时间都

7、明显短,运输较方便。因此,对亚洲市场出口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3.3种植资源优势从土地资源看,大豆在我国的分布很广,除青海外,全国各省市都适合大豆种植,其中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的自然环境优越,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大豆的地区之一。同时,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而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能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服务贸易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因此,我国大豆的生产、加工都有比国外更有利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我国种植大豆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而欧美各国在19世纪后期才开始栽培大豆,我国对大豆的培养有丰富的经验。但是,我国对大豆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我国大豆的单位面

8、积产量远低于其他主要大豆生产国。我国大豆年产量相对稳定,而美国大豆的年产量不断提高,也远远高于中国的水平。4.我国大豆的劣势4.1生产成本虽然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但是大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