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彭裕文 2004

局部解剖学--彭裕文 2004

ID:15994835

大小:10.57 MB

页数:295页

时间:2018-08-07

局部解剖学--彭裕文 2004_第1页
局部解剖学--彭裕文 2004_第2页
局部解剖学--彭裕文 2004_第3页
局部解剖学--彭裕文 2004_第4页
局部解剖学--彭裕文 2004_第5页
资源描述:

《局部解剖学--彭裕文 200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书名前言目录绪论一、局部解剖学的定义和学习目的二、解剖器械的准备和使用(一)解剖器械的准备(二)解剖器械的使用三、各种结构的解剖要领(一)皮肤解剖法(二)皮下组织解剖法(三)深筋膜解剖法(四)肌解剖法(五)血管神经解剖法(六)浆膜腔探查法(七)脏器解剖法(八)骨性结构解剖法四、解剖操作的具体要求五、局部解剖学的学习方法第一章头部第一节 概述一、境界与分区二、表面解剖(一)体表标志(二)体表投影第二节面部一、面部浅层结构(一)皮肤与浅筋膜(二)面肌(三)血管、淋巴及神经二、面侧区(一)腮腺咬肌区(二)面侧

2、深区三、面部的间隙(一)咬肌间隙(二)翼下颌间隙(三)舌下间隙第三节 颅部一、颅顶(一)额顶枕区(二)颞区二、颅底内面(一)颅前窝(二)颅中窝(三)颅后窝第四节 头部的解剖操作一、面部(一)皮肤切口(二)解剖面部浅层结构(三)解剖腮腺咬肌区(四)解剖颞肌和颞下颌关节(五)解剖面侧深区(六)解剖舌下间隙二、颅部(一)解剖颅顶部软组织(二)开颅取脑第二章 颈部第一节概述一、境界与分区(一)境界(二)分区二、表面解剖(一)体表标志(二)体表投影第二节 颈部层次结构一、浅层结构(一)浅静脉(二)神经二、颈筋膜及

3、筋膜间隙(一)颈筋膜(二)颈筋膜间隙第三节 颈前区一、舌骨上区(一)颏下三角(二)下颌下三角二、舌骨下区(一)颈动脉三角(二)肌三角第四节 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一、胸锁乳突肌区(一)境界(二)内容及毗邻二、颈根部(一)境界(二)内容及毗邻第五节 颈外侧区一、枕三角(一)境界(二)内容及毗邻二、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一)境界(二)内容及毗邻第六节 颈部淋巴一、颈上部淋巴结二、颈前区的淋巴结三、颈外侧区的淋巴结第七节 颈部的解剖操作一、解剖颈前区和胸锁乳突肌区(一)切口(二)层次解剖二、解剖颈外侧区(一)确认

4、颈外侧区境界(二)层次解剖三、解剖颈根部(一)解剖椎动脉三角(二)层次解剖第三章 胸部第一节 概述一、境界与分区(一)境界(二)分区二、表面解剖(一)体表标志(二)标志线第二节胸壁一、浅层结构(一)皮肤(二)浅筋膜(三)乳房二、深层结构(一)深筋膜(二)胸廓外肌层(三)胸廓和肋间隙(四)胸廓内血管(五)胸内筋膜第三节膈一、位置和分部(一)位置(二)分部二、裂孔(一)腔静脉孔(二)食管裂孔(三)主动脉裂孔三、血管、淋巴和神经(一)血管(二)淋巴(三)神经第四节 胸膜和胸膜腔一、胸膜二、胸膜腔三、壁胸膜反折

5、线的体表投影(一)胸膜前界(二)胸膜下界四、胸膜的血管、淋巴和神经(一)血管(二)淋巴(三)神经第五节 肺一、位置和体表投影(一)位置(二)体表投影二、结构(一)肺叶(二)肺门和肺根(三)支气管肺段三、血管、淋巴和神经(一)血管(二)淋巴(三)神经第六节 纵隔一、概述(一)境界与位置(二)分区(三)侧面观二、上纵隔(一)胸腺(二)上腔静脉及其属支(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四)气管胸部和主支气管三、下纵隔(一)前纵隔(二)中纵隔(三)后纵隔四、纵隔间隙(一)胸骨后间隙(二)气管前间隙(三)食管后间隙第七节 

6、胸部的解剖操作一、解剖胸壁、胸膜和肺(一)解剖胸壁(二)探查胸膜腔(三)取肺二、解剖纵隔(一)纵隔侧面观(二)解剖上纵隔(三)解剖中纵隔(四)解剖后纵隔第四章 腹部第一节 概述一、境界与分区(一)境界(二)分区二、表面解剖(一)体表标志(二)体表投影三、腹膜腔及腹膜与腹腔脏器的关系(一)概念(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一、层次(一)皮肤(二)浅筋膜(三)肌层(四)腹横筋膜(五)腹膜外组织(六)壁腹膜(七)腹前外侧壁深层的血管和神经(图4-4,10)二、局部结构(一)腹直肌鞘(二)腹白

7、线和脐环(三)腹股沟管(四)腹股沟三角三、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疝的关系第三节 结肠上区一、食管腹部二、胃(一)位置与毗邻(二)网膜与韧带(三)血管与淋巴(四)神经三、十二指肠(一)分部及毗邻(二)十二指肠悬肌(三)血管四、肝(一)位置、毗邻与体表投影(二)韧带与膈下间隙(三)肝门与肝蒂(四)分叶与分段(五)淋巴五、肝外胆道(一)胆囊(二)肝管、肝总管及胆总管六、胰(一)位置、分部与毗邻(二)胰管与副胰管(三)血管及淋巴七、脾(一)位置与毗邻(二)韧带(三)血管(四)副脾八、肝门静脉(一)组成和类型(二)位置

8、(三)属支与收集范围第四节 结肠下区一、空肠及回肠(一)位置与形态结构(二)肠系膜(三)血管、淋巴及神经二、盲肠和阑尾(一)盲肠(二)阑尾三、结肠(一)分部、位置及毗邻(二)血管(三)淋巴第五节 腹膜后隙一、概述二肾(一)位置与毗邻(二)肾门、肾窦和肾蒂(三)肾血管与肾段(四)淋巴及神经(五)被膜三、输尿管腹部四、肾上腺五、腹主动脉(一)不成对的脏支(二)成对的脏支(三)壁支六、下腔静脉七、腰交感干八、乳糜池第六节 腹部的解剖操作一、腹前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