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喜水性和厌水性植物“共生”问题的初探

对喜水性和厌水性植物“共生”问题的初探

ID:15998200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7

对喜水性和厌水性植物“共生”问题的初探_第1页
对喜水性和厌水性植物“共生”问题的初探_第2页
对喜水性和厌水性植物“共生”问题的初探_第3页
对喜水性和厌水性植物“共生”问题的初探_第4页
对喜水性和厌水性植物“共生”问题的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喜水性和厌水性植物“共生”问题的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解决喜水性和厌水性植物“共生”问题的初探林威武汉市洪山广场关键词:排水明沟暗管地形自2006年武汉市被正式授予“全国园林城市”的称号以来,城区园林绿化建设稳步推进。随着建设步伐的加快,绿化工程施工中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工程施工前按设计图纸将乔、灌木、草本地被植物分层栽植,栽植后一段时间,因为对色块植物的频繁性浇水导致包围于灌木色块中不耐水湿的乔木树种积水烂根,最后导致死亡。如何减少或避免这种问题的产生,本文提出了几种实际可行的解决措施。绿化工程设计阶段,为体现景观的层次性,反映植物轮廓的线条美,设计师往往将不同习性、色相、质地的园林植物搭配,

2、乔、灌木、草本地被植物分层栽植。在大的流线型色块中穿插乔木,或三、五株相间,或十几株并栽体现群体美。栽植后初期景观效果往往比较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养护后,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对于色块,生长季节(尤其在反季节栽植的夏季)需水量大,夏季每天早上、傍晚各浇注一次,天气过于干燥时则要相应增加浇水频次,浇水方式采用人工浇灌或自动喷灌系统辅助喷雾,以增加空气湿度。另一方面,对色块的频繁补水导致栽植于色块中的树种根部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供给不足抑制根系呼吸,进而减退树木吸收机能。当缺氧严重时,树木根系进行无氧呼吸,容易积累酒精使蛋白质凝固,引起根系死

3、亡。如何解决这个因植物习性差异带来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作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科学设计,选择生态习性相似的树种搭配栽植为避免施工过程中频繁地变更设计方案,增加各方支出成本,因从源头着手,即设计时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充分了解项目所在地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等条件后,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宜当地条件生长的植物,同时充分考虑到各种植物搭配的生态适宜性,尽量避免采用生态学上“相克”的植物,选择生态习性相似的树种搭配。在此基础上合理组织规划布局,完成设计图纸。绿化工程中耐水湿的园林树种(木本):落羽松、池杉、墨西哥落羽松、垂柳、枫杨、乌

4、桕、白蜡、梨、楝、三角枫、丝棉木、柽柳、夹竹桃等,设计时可优先予以考虑。二、完善设计方案,弱化乔、灌木对水分供给的矛盾设计时对原方案加以优化,隔离出乔、灌木的连接区域,如对孤植或群植乔木,在平面图中将每株轮廓线外围扩大适当区域作为乔木和色块的隔离区,隔离区内可点缀部分观赏性好的耐旱地被植物,如:红花酢浆草等,既弱化了乔、灌木对水分供给的矛盾,又解决了隔离后断层与乔、灌层景观的不连续性。三、改进施工方法,提高绿化养护期内植物的生长成活率绿化施工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人为干预手段改善场地潮湿的环境:(一)乔木树穴表层铺设卵石、陶粒等介质用陶粒做层状蓄水型排

5、水方式的优点:a可以全面均匀,快速的排水;b能将雨水水分保留住40%,供应给植物水分,由于是蓄水型,所以可以节省供水量;c能够对土壤的水分进行调整,调节土壤的温度,保持植物生长的合适温度。(二)乔木树穴底层加砂在乔木种植前对树穴底层增加砂垫层,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效地引流地表水分,保护植物根系生长。(三)树木抬高栽植即不按照常规方法掘穴,而是在原地(或挖浅穴)覆土堆栽。此时为与周边景观保持协调一致,可在树穴四周依势做微地形,使上层根系向四周扩展。当施工区域地下水位偏高时,也可采用此项措施。(四)树穴周边安装排水设施园林绿地的排水方式主要有3种,

6、即利用地形排水、明沟排水和暗沟排水。利用地形排水即在设计阶段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形成自然排水系统排除场地积水,但在某些局部地面排水困难地段,如本文涉及的乔、灌木公共栽植区域,则可开渠排水或设置暗管排除。1.利用地形排水通过竖向设计将地坡、小道等顺其自然适当加以组织划分排水区域,就近排入水体或附近的雨水干管。设计时地表种植草皮,最小坡度为5‰。2.明沟排水在园内及树旁纵横开浅沟,内外联通,以排除地表积水、土壤中多余水分和过高的地下水的排水技术措施。这是园林中一般采用的排水方法,此方法的关键在于做好全园排水系统,使多余的水有个总出口。明沟主要指土明沟,也可

7、以在一定地段根据需要砌砖、石或混凝土明沟,坡度不小于4‰。采用明沟排水应因地制宜,可结合当地地形情况因势利导,做成一种浅沟式,沟中可任其自然有一些植物生长,此种浅沟形式对于穿越草坪的幽径尤为适合。几种土明沟断面形式(图1)土明沟通常采用梯形断面(图1a),其最小底宽不应小于30㎝,位于分水点的明沟深度可用20㎝,沟中水面与沟顶高度不小于20㎝(即超高)(图2),⊿h≥20㎝。三角形断面常用于花丛树坛旁或临时性明沟处,并要求其边坡交角成90°角度(图1b)。明沟最小允许纵坡imin=2‰~1‰,土质明沟imax<8‰。砖砌(或混凝土)明沟断面形式(图

8、3)砖砌(或混凝土)明沟纵向坡度imin>2‰~3‰。明沟排水是目前我国大量应用的传统方法,主要排除地表径流。在较大的园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