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粮食仓储物流及食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版)粮食仓储物流及食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ID:15999434

大小:47.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8-07

(最新版)粮食仓储物流及食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最新版)粮食仓储物流及食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最新版)粮食仓储物流及食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最新版)粮食仓储物流及食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最新版)粮食仓储物流及食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版)粮食仓储物流及食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版)粮食仓储物流及食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食仓储条件大为改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底全国粮食总库存2亿吨,完好仓容的利用率为87%。目前我国粮食主要流向是东北的玉米、稻谷和大豆流向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黄淮海的小麦流向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的稻谷流向华东、华南地区。2005年东北地区流出粮食(含出口)约5710万吨(1140亿斤),黄淮海地区流出小麦1700万吨(340亿斤),长江中下游地区流出稻谷1700万吨(340亿斤)。粮食运输主要以铁路、水路为主,分别占跨省运量的4

2、8%(不含铁海联运)和42%,公路运输占10%。25(最新版)粮食仓储物流及食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食仓储条件大为改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底全国粮食总库存2亿吨,完好仓容的利用率为87%。目前我国粮食主要流向是东北的玉米、稻谷和大豆流向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黄淮海的小麦流向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的稻谷流向华东、华南地区。2005年东北地区流出粮食(含出口)约5710万吨(1140亿斤),黄淮海地区流出小麦1700万吨(340亿斤),长江中下游地区流出稻谷1700万吨(340亿斤

3、)。粮食运输主要以铁路、水路为主,分别占跨省运量的48%(不含铁海联运)和42%,公路运输占10%。25从总的看,我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还比较落后,物流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大的问题仍很突出。一是仓储设施不能适应散粮接卸的需要。目前现有完好仓容中只有约11%是适合粮食散装散卸的立筒仓、浅圆仓,其余89%的平房仓不适应散粮接收发的需要。关内主产区交通枢纽地区和南方部分主销区,散粮中转库容不足。二是运输方式落后。目前全国85%的粮食采用传统的包粮运输方式。粮食收购环节基本采用麻袋、塑料编织袋包装,在储存环节

4、拆包散储,到中转和运输环节又转为包装形态。散粮火车仅限于东北地区内部开行,散粮汽车运输处于起步阶段,内河散粮船舶运输尚未起步。整个流通环节需要经过多次灌包、拆包,包装资材耗费大、抛洒损失多、掺混杂质情况严重。三是装卸自动化水平低。绝大部分粮食的装卸仍采用传统肩挑背扛的人工搬倒装卸方式。目前,全国只有约1.2%的粮库配备铁路散粮卸车设施,严重影响了铁路散粮车在全国范围使用。四是组织化程度低。物流资源分散,粮食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销脱节,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目前,东北地区粮食发运人多、户年均发运量低

5、,不能满足运输部门整列、整船发运的要求,影响运输效率的提高。今后十年是我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对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5(一)发展粮食现代物流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粮食从产区到销区的物流成本占粮食销售价格的20-30%,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东北地区的粮食运往南方销区一般需要20天到30天,为发达国家同等运距所需时间的2倍以上。由于运输装卸方式落后,每年损失粮食800万吨(160亿斤)左右。实现由麻袋包

6、装、人工搬运向粮食“四散化”的转变,是世界粮食物流领域的一场革命。美国、加拿大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历经三、四十年的努力,发展以圆筒仓自动装卸、散粮汽车、散粮火车、散粮专用船舶为标志的散粮运输系统。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各主要发达国家已全部实现粮食“四散化”运输。我国东北地区发展粮食“四散化”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实现“四散化”运输变革的优越性。推进粮食“四散化”运输的变革,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流通效率、减少粮食流通损耗、增加粮食有效供给。(二)发展粮食现代物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我国粮食生产规模小、

7、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面临进口粮食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快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可以大幅度降低国内粮食的流通费用,提高农民的出售价格,增强我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对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发展粮食现代物流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25预计2010年全国粮食总流通量将增加到2.6亿吨,2015年增加到2.8亿吨。其中跨省粮食流通量将由2005年的1.2亿吨,增加到1.3亿吨和1.4亿吨;进出口量分别达到4000万吨和4500万吨。建立高效、畅通、节约的粮食现代物

8、流体系,可以进一步加强粮食产销区的衔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1.2项目建设必要性1.仓储物流建设方面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高粮食流通效率,是建立完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宿州市是皖北农业大市,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常年粮食播种面积900万亩,粮食产量360万吨,粮食商品率达60%,粮食流向:一是境内及周边面粉、饲料加工企业就地加工转化,约占50%-60%;二是外销江、浙、沪等沿海地区粮食加工企业,约占40%-50%。宿州市交通便捷,京沪铁路以及合徐高速穿境而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