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垫江农业资源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浅谈垫江农业资源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ID:16009515

大小:102.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8-07

浅谈垫江农业资源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_第1页
浅谈垫江农业资源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_第2页
浅谈垫江农业资源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_第3页
浅谈垫江农业资源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_第4页
浅谈垫江农业资源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垫江农业资源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垫江农业资源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资源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二五”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黄金时期。在调查分析垫江农业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就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行思考①。供关心、支持和参与垫江经济、社会建设的人士参考。一、客观分析资源状况,明确支撑发展家底垫江与市内条件基本相同区县,重点是周边区县比较,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突出,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机遇良好,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重要支撑。(一)自然条件优越1、气候资源垫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地理环境影响,具有明显的四大特点。(1)日照时间短,夏秋阳光足,作物选择性强。常年多云雾,影响

2、光照,多年平均日照1230.9小时,接近全市平均值,是渝东北日照多寡过渡带,大春作物栽培季节981.4小时,小春作物栽培季节439.9小时。夏半年日照充足,有利于水稻、玉米和柑桔高产栽培,特别是夏秋之交光照足,适宜发展晚秋作物,尤其是秋玉米、秋大豆潜力大,柑桔高产、优质,但晚秋光照少的年份酸味略重。耐荫冬季蔬菜,如榨菜等芥菜生长良好,但冬季设施栽培绿色作物,特别是蔬菜应考虑光照,春末夏初种植需强光照作物,如杏、石榴和黄金梨等应慎重。(2)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高温干旱重。总体上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多年平均气温17℃,最高在7月,为27.6℃,最低在1月,为3

3、05.9℃,比同纬度高5℃以上;常年低于和高于10℃的起止时间分别是11月23日、3月13日,进入春季比武汉、南京早1个月以上。多年无霜期长289天,全年无冻土。春早,使玉米、大豆播种期长达半年,部分露地栽培夏季蔬菜产新早,夏秋成熟的部分水果一些品种表现早熟。冬暖,使多数柑桔品种能自然越冬,也让水产养殖表现出较强优势,许多品种常年都能生长。榨菜适温期长,产量高。但据145年的记载,严重高温干旱平均约10年一遇,对秋粮作物,特别是水稻影响大,甚至波及晚秋作物。(3)降水丰沛,环境湿润,存在资源缺陷。多年平均降水1183.1mm,是渝东北降雨多寡过渡带,夏半年

4、910.2mm,占76.93%,冬半年272.9mm,占23.07%,季节分布不均,大雨平均起始日期为4月24日-10月5日。雨水丰沛给发展水生作物,如水稻、莲藕、芋头、蕹菜,特别是水产养殖提供了便利。常年少霜雪,但多云雾,致使湿度大,年均空气相对湿度82%,7-8月最干燥也达75-78%。湿度大适宜食用菌,尤其是珍稀品种如灵芝的生长,但对小麦、油菜生产不利。土壤相对含水量高,达75%左右,可降低种植业灌溉成本,常年草木繁茂,适宜发展草食牲畜。水份蒸发量少,年均蒸发量1061.2mm,仅比合川、潼南略高,水的自然损耗少,为发展水产养殖带来方便。但垫江不临江

5、,无天然湖泊,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人均仅760m3,分别占全国和重庆人均的32.4%和41.6%,水产养殖成本较高。作物需水量大的7月底至9月初缺水问题突出。(4)气候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灾害天气频繁。光热水同季,空气质量好,相邻带多种植物能良好生长,适宜布局大型现代农业项目,综合开发潜力巨大。境内平坝、浅丘、低山兼具,30气候立体分布,相同季节可产出不同季节农产品,如蔬菜特别是食用菌。春季常有强寒潮,对大春播种不利,造成水稻烂秧、死苗,发展早春开花果树应慎重。4-5月大风较多,不利于小麦、油菜生产。5月中旬-7月上旬,下雨前后常有闷热(高温、高湿同时

6、出现)天气,防止不及时,家蚕、家兔会感病大量死亡,鱼类的部分品种会缺氧大量死亡。夏季7月中旬前多绵雨,影响玉米抽穗扬花和水稻营养生长。7月中旬后,常有高温伏旱,耕制改革②前常“十年九旱”,昼夜温差小,对水稻抽穗扬花和灌浆不利,常造成损失,影响晚秋作物。风速1.3m/s,最大31.2m/s,7级以上风集中在4-5月,1974-1994年间,有9年成灾,占42.9%,对小麦、油菜生产极其不利。2、土地资源全县幅员1518.37km2。2009年底,土地总面积227.44万亩,其中农用地201.63万亩,占88.64%;建设用地22.66万亩,占9.97%;其他

7、土地3.15万亩,占1.39%。(1)农地面积大,土地质量好。前文可知,农用地居绝对优势。其中耕地122.96万亩,占60.98%;林地78.67万亩(含园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占39.02%,耕地比例最大。耕地综合评级中上等占75.32%;灰棕紫泥占48.63%,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质良好,宜种性广,适宜多种粮油、蔬菜、果树作物生长。(2)农村建设用地多,复垦置换潜力大。2009年底,全县常住人口72.27万人,其中农村48.99万人,城镇化率32.2%;城乡建设用地20.13万亩,其中农村居民点17.51万亩,占86.99%,人均238.35m2

8、,高于140m2的国家标准,人均有98.35m2可复垦整理,面积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