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

浅谈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

ID:16009516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7

浅谈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_第1页
浅谈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_第2页
浅谈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一、建筑设施方面的安全措施  通过建筑分类定性,可以对其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等方面提出不同要求,达到既保障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又能节约资金的目的。根据建筑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超高层建筑属一类高层建筑,其主体部分、地下室的耐火等级为一级,裙房的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高规规定:旅馆、办公楼、综合楼等通用超高层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避难层是高层建筑中专供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用的楼层。避难层可以采用全敞开式、半敞开式、封闭式三种类型。全敞开式避难层为不设围护结构的全敞开空间,一般设在建

2、筑物的顶层或屋顶上。半敞开式避难层四周设有高度不低于1.2m的防护墙,上部设有可开启的封闭窗,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可防止烟气的侵害。封闭式避难层为设有耐火的围护结构,室内具备应急照明、独立的空调和防排烟系统,门窗为防火门窗。设置的避难层应满足下列要求:  1、避难层的设置数量和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应满足人员疏散时间的要求,充分考虑建筑面积、使用功能、人数、人流速度及火灾蔓延情况,自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  2、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  3、考虑人体体型

3、特点,在不致过分拥挤的情况下,人均避难层使用面积指标0.2m;  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  5、避难层设消防电梯出口和消防专用电话,其它客货梯不得在避难层处设出口。  另外,可以在一定高度的楼层上设置供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用的房间即避难间。  超高层建筑宜设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发生火灾时,将在楼顶部躲避火灾的人员用直升飞机疏散到安全地区,具体设置的技术要求有:  1、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  2、停机坪与设备机房、电梯机房、水箱间、共用天线等突出物的距离不应小于5m;  3、出口不少于2个,每个出口宽度不小于0.9m

4、,以保障同时有两股人流出入;  4、停机坪四周围设置航空障碍灯。  高层建筑的各种竖向管井都是火灾蔓延的途径。为了防止火灾蔓延扩大,要求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单独设置,不应混设。同时,为了防止火灾时管井被烧毁,扩大灾情,所有管道都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材料制作,井壁的检查门用丙级防火门。  各种竖向管道井和电缆井是拔烟火的通道,若防火处理不当,将不仅会助长火势,而且成为火与烟气蔓延的途径,造成扑救困难,严重危及人身财产安全。超高层建筑的电缆井、管道井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填堵密实,不得

5、存有孔洞。垃圾道内经常堆积破布、木质碎料、纸屑等可燃杂物,遇有烟头或人为焚烧垃圾等极易引起火灾。因此,垃圾道设在楼梯间内是不安全的,宜设在靠外墙的安全部位,排气口直接开向室外,设置垃圾道前室,前室的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垃圾斗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并能自行关闭。建筑内采用的其它类似于垃圾道的功能且运送存有可燃物品的竖井,其设置的防火要求可按垃圾道的处理方法。  二、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  消火栓系统作为高层民用建筑最基本的灭火设备,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原因,从节省投资的角度看,其功能无可替代。超高层建筑采用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0l/s(住宅楼

6、为20l/s)。考虑到高层建筑以自防自救为主,室内消防用水量比室外的要大些,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住宅楼为30l/s),即消火栓用水量70l/s(住宅楼为50l/s),是规范规定的建筑物消防用水的上限值。一般情况下,超高层建筑具备两种及两种以上使用功能。因此,其火灾延续时间为3.00h(住宅楼为2.00h),考虑到市政给水状况,由此可确定是否设置室外消防水池及其容量。  室内消火栓的设置范围:  1、高层建筑的主体及裙房内;  2、消防电梯前室或与防烟楼梯间的合用前室内,方便消防队员尽快利用消火栓向火灾发起进攻和开辟通道;  3、避难层内设

7、置用于人员自救保护;  4、屋顶或直升飞机停机坪处,用于检查消火栓压力和防止火灾蔓延至顶层及保护人员的作用;  5、室内消火栓箱内应设消防卷盘,用于非消防专业人员扑救初起火灾。  室内消火栓设置的技术要求:  1、消火栓充实水柱需经水力计算,且不小于13m,以避免浓烟高热对灭火工作的影响,又能保证消防队员正常使用;  2、消火栓间距在高层内不大于30m,在裙房内不大于50m,保证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同层内任何部位;  3、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有串联供水和并联供水两种方式,当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应设减压装置。如超高层建筑消防供水系

8、统不分工,则部分消火栓栓口处静水压力过大,当超过0.8MPa,在扑救火灾过程中开启水枪会产生水锤作用,容易使给水系统的设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