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新·巴蜀访谈录(2011-2014)

钟永新·巴蜀访谈录(2011-2014)

ID:16027041

大小:1.30 MB

页数:106页

时间:2018-08-07

钟永新·巴蜀访谈录(2011-2014)_第1页
钟永新·巴蜀访谈录(2011-2014)_第2页
钟永新·巴蜀访谈录(2011-2014)_第3页
钟永新·巴蜀访谈录(2011-2014)_第4页
钟永新·巴蜀访谈录(2011-2014)_第5页
资源描述:

《钟永新·巴蜀访谈录(2011-20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巴蜀访谈录——巴蜀文化名家访谈集(2011-2014)钟永新目录胡昭曦:我对蜀学与蜀学研究的认识1林向:多维视野下的巴蜀考古研究9舒大刚:中华文化与蜀学研究的重要文库18粟品孝:蜀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26杨永明:四川思想家值得研究33曾凡英:社科视野下的中国盐文化45蒋志:李白文化源流的中华因素58张志烈:东坡文化精神的中国意71蔡震:郭沫若对文化中国的启示83汪 毅:张大千艺术视野中的文化山河92胡昭曦:我对蜀学与蜀学研究的认识著名宋史学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胡昭曦教授接受访谈(梁卫国摄2011年6月22日)【人物简介】胡昭曦,1933年生,四川自贡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1

2、961年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师承蒙文通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宋史、巴蜀历史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四川古史考察札记》、《张献忠屠蜀考辨——兼析“湖广填四川”》、《宋蒙(元)关系史》、《宋理宗宋度宗》、《宋代蜀学研究》、《四川书院史》及《胡昭曦宋史论集》、《巴蜀历史文化论集》、《宋代蜀学论集》、《巴蜀历史考察研究》等。104【阅读提示】◆蒙文通先生曾写过《议蜀学》,这是从经学角度谈复兴蜀学,复兴蜀学就是把今文经学复兴。◆我就从我研究的宋史着手,而宋代又是蜀学在古代空前发展的时期,首先做了宋代蜀学发展脉络的研究。◆究竟蜀学是什么?如果只认为是苏轼的蜀学,是局部地方的蜀学,或是某一个学派

3、的蜀学就不对了。它应该是一个比较完整、明显、强大的地方学术,是中华学术文化的基本元素和组成部分。◆研究蜀学得培养青年人才,培养有真才实学能力强的人。搞这方面的人才要认识繁体字,会古籍整理、从校勘、考证、到音韵、训诂等方面要掌握。青年人要勤奋,能创新,有实践的能力,特别是在做人和学风上。从蜀学史研究由宋朝史开始钟永新:胡老,您好,您是蜀学研究的知名学者,成果很多,影响很大,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展蜀学研究的?请介绍一下您的研究方法和治学心得。胡昭曦:我的老师蒙文通先生,他在国学研究上博大精深,对于经学的见解非常之精致,他认为自己研究最有心得的是理学。上个世纪60年代,我跟着蒙文通先生学了3

4、年多,当过他的助手,就想把蒙先生的学问继承发展下来,我较系统进行蜀学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但是我有一个先天和后天的不足,就是自身没有厚实的功底,因此我研究蜀学是从两点入手开始的:第一,不搞蜀学本身哲学的东西,只从蜀学史来研究。这样就可以扬长避短,我如果还要去研究经学、哲学的话,就无法开展下去,因为我要从头学很多东西,而且也学不好。第二,从熟悉的历史阶段开始。我就从我研究的宋史着手,而宋代又是蜀学在古代空前发展的时期,首先做了宋代蜀学发展脉络的研究,包括宋代蜀学的兴起、鼎盛、衰亡、转型以及学统、学派、特色等,撰写了一些论文,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1998年出版的《宋代蜀学研究》中,这

5、是第一本关于宋代蜀学研104究的著作。在组织队伍上,既要搞研究,又要培养人。当时我带着博士生、硕士生,我就把博士生、硕士生组织起来,把我的研究方向也作为他们的研究课题,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我研究了这些课题,就可以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来指导他们,而不是盲人带路;二是可以通过这些研究来提高,同时促进我的研究,从方法上要用团队的力量而不只是用个人的力量。我有一个观点,我觉得像我们这一辈七八十岁的人,不像我们的老师那代学者是包本读。包本读是指读史籍如《史记》,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要逐字读遍读完。我们这一代,因为很长时间里要参加社会活动,还要搞行政管理工作,没有那么多时间读书,不可能把基本史

6、籍从头到尾全部读完,而大多是查书或翻书,不像我们老师那一代学者那样才是真正地读书。因此我们知识的局限就很大,局限在一个面或一个点,一条线,一个局部。如果有这么多人在一起,大家有若干个点或者角度,拼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小的面或者是大的面,这就是说我要通过团队来合作。《宋代蜀学研究》就是几个人的合作,有刘复生、粟品孝、张茂泽等学友。蒙师未传思想史学问倡导从经学复兴蜀学钟永新:蒙文通先生对您的史学研究和蜀学研究启示很多,能否谈谈您跟从蒙先生的治学感悟?胡昭曦:在思想史方面,蒙先生没有向我们专题传授过经学理学,他说你们不懂这些学问,其实是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理学的东西受批判,他也不敢教给

7、我们。我了解蒙先生在思想史和蜀学的研究,主要是读他的著作如《儒学五论》等、听他讲课释疑、帮他整理文稿以及平时问学等方式方法。我帮助蒙先生整理过他的一些学术文章和教学资料,他也经常谈及他的老师廖平先生。我记得1962年蒙先生有次让我整理他的一篇学术发言文稿,就是关于思想史方面的,叫做《论孔子思想的进步面》。蒙文通先生曾写过《议蜀学》,这是从经学角度谈复兴蜀学,复兴蜀学就是把今文经学复兴,谈的比较早,已被收入《蒙文通文集》,这些都对我学习思想史和进行蜀学研究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