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讲王权和皇权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讲王权和皇权制度

ID:16031157

大小:772.50 KB

页数:96页

时间:2018-08-07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讲王权和皇权制度_第1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讲王权和皇权制度_第2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讲王权和皇权制度_第3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讲王权和皇权制度_第4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讲王权和皇权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讲王权和皇权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讲王权和皇权制度一、王权制度1王权制度的形成过程2王权的体现形式3对王权的制约“王”代替了“帝”“帝”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的称谓。帝位靠禅让(名义上)。“王”是奴隶社会的专制君主。王位靠世袭加暴力。(禹-启-太康~少康)王权的形成和发展是夏商周三代的主要标志。1王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后”夏朝初建,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后”,所以夏启被称为“夏后启”,以后的继承人太康、仲康、相等也被称为“后”。再如有穷氏首领后羿“后”,当初的意思是生育,亦即祖先的意思,还带有浓厚的(母系)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毓(后)作为母系氏族首领的专用语被沿用下来。“王”夏初的100多年里,国家的体制还

2、未完全稳定,依然保留着部落联盟的某些特点。直到少康重建夏朝,奴隶制国家才完全确立起来,因此,夏的统治者便进一步地称“王”。“王字之本文,斧也”,可见,王同军事密切相关。这说明:第一,最早的君主是由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转变而来的;第二,早期国家的重要职能是“惟祀与戎”。从“王”字的本义来讲,三横分别代表天、地、人,一竖是指一个贯通于天地人之间的人。也就是说,天下的一切都属于王,所以说“天下所归往也”。字义本身已经反映出王被认为是天地人的主宰、最高权力的象征。王权起源于父权社会。以财产私有出现为特点的父权制是王权产生的经济基础。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加,私有财产的出现,以掠夺为目

3、的的部落战争“成为经常的职业”,促进了军事首长权力的不断加强,这些“博得了声誉的军事首领,在自己周围集合一队贪图掠夺品的青年人”,充当自己的亲信,即所谓的“扈从”,而这“一种制度促进了王权的产生”。2王权的体现形式王是早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其权力体现形式:第一,王自称是作为上天和祖宗授予统治权的人间代表(天子、天下父母)三代的王都强调君权神授“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尚书·洪范》)第二,王以宗族长兼国家元首的身份实行统治,并且在强化宗法制的基础上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家长)奴隶制国家的重要政治是祭祀,但所祭祀的是宗庙社稷。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大夫、士为维护宗法

4、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王的宗庙建立在国都的中心。社稷是土地神和谷神。可见,当时祭祀的对象主要是祖先和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食物。所谓祭天、祭地、祭祖先,其实是包括了天、地、人,而王则是唯一贯穿于天地人之间的超人,这就清晰地反映出统治者利用宗教为其统治服务的真正动机。所以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第三,王通过使用誓、诰、命、令等文书或口谕以行使王权(金口玉牙,语言暴力)君=尹+口。尹=父。誓是军事行动前激励战士的言辞诰主要用于申明意图,贯彻政策,并对所属进行训诫命主要用于册命,即授予诸侯、卿大夫、士等一定职衔的文书令就是王采

5、取命令的方式,用以处理国政,有时候也用于指派人担任职务,范围相当广泛。第四,通过“会盟”、“巡狩”、“朝聘”等方式以控制各诸侯国会盟就是王发布命令,召集各诸侯到指定地点接受王的指示和安排。通过会盟,申明君臣名分,确定朝贡义务,对不服者加以声讨和征伐。相传“禹朝诸侯之君于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左传》)。巡狩就是视察地方工作情况,并实施奖惩。巡狩还具有军事性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朝聘是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一种政治交往方式。诸侯亲自觐见天子称为“朝”。派遣卿觐见天子称为“大聘”,派遣大夫觐见天子称为“小聘”。春秋时礼崩乐坏,诸侯之间的交往也开始称为朝聘,这在西周时

6、候是不允许的。西周的朝聘有严格的制度,“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职,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下)“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礼记·王制)3对王权的制约王权所受到的制约有:第一,受到原有和相继发展起来的地方势力的制约(王与诸侯力量的消长)诸侯国一旦羽翼丰满,就必然会同天子之国相脱离,闹独立,一些较大的诸侯国还兼并邻近的小国,成为一方的霸主。商汤在灭夏以前,曾征伐了许多国家,在不断的战争中发展扩大,所以“夫汤以七十里之薄,兼桀之天下”。周灭商同样是循着这样的途径,以百里之地,发展到“孟津之会”有800诸侯依附。这种地方势力的不断发展,

7、影响着王权的发挥。第二,受到贵族元老的制约在夏商周三代还实行贵族议事制度。禹在征三苗时,“乃会群后,誓于师”,启征有扈氏“乃召六卿”。至商周之际,还盛行庶人议政制,从商王盘庚迁殷“命众悉至于庭”,至春秋时的子产不毁乡校,都说明“谋及庶人”仍然作为一种制度保留着,所以“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这样的制度不仅能制约王权的发挥,而且有时还威胁着王权的存在。夏太康失国是“为羿所逐,不得反国”,商太甲被伊尹“放之于桐宫”,周成王年少,周公旦“乃摄行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