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率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率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

ID:16033868

大小:5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7

我国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率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_第1页
我国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率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_第2页
我国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率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_第3页
我国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率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率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融自由化理论对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摘要:金融自由化理论认为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较高的实际利率有助于提高一国的经济增长水平。通过对我国1986年至今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认为经济增长与前一期的利率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我国用利率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的看法值得商榷。关键词:金融自由化,实际利率,经济增长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著名的帕特里克难题,也就是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还是相反。对此问题西方经济学家的意见一直是不统一的,熊彼特强调一国金融部门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意义,与此相反,罗宾逊则认为经济增长是

2、金融发展的根源,金融发展只是作为前者的附属物而出现。进入20世纪60、70年代后,戈德史密斯、麦金农、爱德华.肖等人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滞后,低利率的信贷配给制严重地扭曲了资金的配置,而长期的负实际利率也打击了居民储蓄的积极性,进一步使得资本积累缓慢。“金融抑制”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经济发展,而其主要表现就是长期的负的实际利率。所以,他们建议这些国家逐步采取措施推行以利率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自由化”。此后,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下,该理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智利、阿根廷、韩国、

3、台湾、马来西亚等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是,金融自由化在许多国家也给人们留下了痛苦的回忆,如1997年在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都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消极作用。因此,许多人又开始怀疑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目前我们已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已起到基础作用,计划经济的色彩逐步从各领域中淡出。但是我们在金融体质改革方面的步伐相对还是滞后的,这不仅是因为金融体制改革的复杂性,更是由于金融体制改革牵扯国民经济的稳定,事关重大,所以其步骤措施必须格外谨

4、慎。然而,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已加入了WTO,金融业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逐步放松对金融的管制,实现金融自由化,是我们选择的必然方向。这不仅是我国内部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外在国际经济环境的要求。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之后至今的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寻求其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为金融自由化理论在我国寻找实证基础。一、模型的建立:1、理论部分:麦金农认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政府通过压低实际利率,进行信贷配给;对银行存款实行高昂的准备金,高估本国货币对外币的汇率,以及压低国内

5、生产的初级产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限制储蓄者和投资者的金融交易等手段,造成金融机构的高单位成本和低利率,市场过度的贷款需求以及大量的游离于组织化金融部门之外的地下资金市场,降低了实际经济增长率,缩小了金融体系相对于非金融体系的规模。这些手段的使用,导致了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病态和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因此,他们提出了以利率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自由化,以期消除“金融抑制”,促进经济发展。金融自由化即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运行主要由政府管制转变为市场力量决定。从其具体内容上来看,可包括许多,如对利率管制的放松;对直接信贷的取消;对储备金率的降低;资本流动的自由

6、进出;汇率自由决定;金融部门的进入自由化;金融业务的自由选择等等。然而,金融自由化最根本、最本质的目标是建立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减少政府直接管制的金融运行机制。市场经济最典型的资源分配机制是价格机制。金融市场中的价格是利率,所以,放松政府对利率的管制,以市场力量形成公平、客观、能够反映资金稀缺程度的均衡利率的利率自由化必然成为金融自由化的核心问题。根据麦金农的观点,正的实际利率能够改善在金融压抑下被扭曲的资金配置,有利于资本的积累,所以,可以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而此后,一些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也证实在一些经济体中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7、。2、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1)国外的情况:兰依和萨拉格鲁,1983年对21个发展中国家,1971—1980年期间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实际金融增长与实际GDP的增长率呈正相关,即实际利率为正的国家,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高于那些实际利率为负值的国家,而实际利率为强负的国家,它们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最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经济学家马克斯韦尔.弗莱,1988年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复制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跨国数据,并把台湾加入其中(包括22个国家和地区)。其研究结果也证明了以上结论,得出下列方程式:DYY=3.988+2.221RR

8、(RsqAdj=0.414)(8.873)(3.456)其中:DYY代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RR代表实际储蓄利率。模型显示,t值为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