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碰撞

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碰撞

ID:16035199

大小:7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7

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碰撞_第1页
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碰撞_第2页
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碰撞_第3页
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碰撞_第4页
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碰撞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碰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的碰撞——浅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几点做法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太炎小学教育集团城南校区王琦【摘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从教材的编排上看,识字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集中识字,一是随文识字。识字教学的原则是“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因此,教材课后的生字表列出两类生字,一类是要求认识的,一类是要求会写的。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对这两类生字的处理依然存在模糊的认识。特别是阅读教学中的识字,教得很繁琐。从我自己教学的经验中,我认为这两者应该进行有机地结合,合理利用每一种识字

2、方式的优势进行教学。【背景】: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是阅读的基础,抓好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对学生语言及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文化、掌握知识的奠基工程,同时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大家都觉得掌握比较有效的识字形式可以使识字教学工作事半功倍。然而面对繁重的识字任务、繁琐的识字,怎样省时高效地使学生掌握呢?这成为了老师们都比较头痛的问题。而且基于两种识字形式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哪种更可取?更是让一些老师伤透了脑筋。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课改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关键词】

3、:识字教学、随文识字、集中识字、碰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意愿。在这一学段要求学生能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一学段规定的识字总量占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一半多,仅一年级上册教材要求至少认识350个汉字。由此看来,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而1-3年级是识字的高峰。要抓好这个阶段,应该把识字放在教学的重要的位置上。而从教材的编排上看,识字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集中识字,一是随文识字。这两者方

4、法各有自己的特点。一、集中识字所谓的集中识字就是先用一段时间集中认识每篇课文目标中需要认识的汉字,再学习文本。它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识字的形式。自古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就认为识字是读写的基础,所以一直把识字作为启蒙教育的开端。古人的观点是14“先识字,再读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集中识字”。古人的教学方法是讲“六书”,从字形分析字义。清代的著名学者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明确指出:“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识‘日’‘月’字,即以天上日、月告之;识‘上’‘下’字,即以在上在下之物告

5、之,乃为切实。纯体既识,乃教以合体字。又须先易讲者,而后及难讲者。……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古人经过千百年的实践,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集中识字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三、百、千”。《百家姓》按四字一句来编写,四百多个字的排列没有任何意义联系,却能长久流传下来,是因为它所选的字全为姓氏,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三字经》、《千字文》把常用字组合成有一定意义的简单句字,讲生活常识、天文地理、自然景物、伦理道德,通过上下文的联系进行记忆,便于掌握,不易遗忘。成为最流行的识字教材。不仅在汉族中流传,而且出现了满汉、蒙汉对照本

6、,甚至流传到日本。 自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产生后,它们形成一个集中识字的完整体系,取代了以往曾经出现的所有识字教材。“三、百、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蒙学识字教材的优势,在千百年的实践中显示了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合理性和强盛的生命力。“三、百、千”无论在识字教学思想上,还是在编排形式上,对于今天集中识字教材的编写,都有着极高的借鉴价值。这也是课改之前老师们用的比较多的识字方法。老师们都喜欢把所有的生字熟悉了以后,再进行学习课文。觉得这样识字比较系统化,利用汉字特点,分组集中一批汉字,即学习积累生字,又学

7、习根据汉字特点识字,培养识字能力。记忆字形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集中识字是利用生字的特点如结构记忆法、笔画笔顺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字谜记忆法、直观记忆法等,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梯度,有利于学习方法的渗透。学生识字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且与学生的兴趣有关,集中识字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拓展训练的形式,如辩字组词、一字多组、一词多填、部件构字、字词听写、改正错字、编字谜儿歌、开展游戏活动等。儿童时期是机械记忆的高潮,是集中识字的最佳时机。而现代教材大多通过理解式记忆在阅读中分散

8、识字,并不符合儿童成长时期的记忆特征。随文识字对没有具备辨字能力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讲的确有一定难度,对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尤其是字多的课,很难做到生字、课文都讲好。归纳起来,集中识字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41、先识字,后读书,识一批字,读一批课文,识字和阅读交替进行,教学任务相对集中,分散难点,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2、利用学习和迁移规律,简化了学生识字的心理过程。  3、体现了汉字本身的规律,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