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网络问政创新社会管理

探索网络问政创新社会管理

ID:16036346

大小:5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7

探索网络问政创新社会管理_第1页
探索网络问政创新社会管理_第2页
探索网络问政创新社会管理_第3页
探索网络问政创新社会管理_第4页
探索网络问政创新社会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索网络问政创新社会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索网络问政 创新社会管理———河源网络问政的实践与启示(上篇)关注网络民声、重视网络民情、利用网络为民办事,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是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近年来,河源市委、市政府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坚持网络如“大禹治水”的理念,积极探索网络问政工作,创新社会管理方式。2008年12月1日,河源在全省率先开通“公仆信箱”,并相继开通“公仆在线”、“公民广场”、“公仆微博”、公仆信箱手机版、手机短信信访系统,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网络问政平台。经历了从个别领导尝试到集体实践,从留言板到网络问政平台,从被误解为做秀到被认同为做事,从网络问政到数字河源建

2、设起步的探索,创新了社会管理形式,走出了一条信息时代欠发达地区走群众路线的新路。“公仆信箱”、“公仆微博”分别获2009年、2010年“广东网络问政十大经典案例”,“公仆信箱”在广东省首届网络文化精品评选中获综合类互动平台类精品奖铜牌;河源市获“2010网络问政年度城市”,河源市委办公室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获得“网络问政榜样机构”荣誉称号。    [图变]    平台变

3、千倍扩容———“独奏”变身“交响大合唱”    河源“公仆信箱”前身是由网友给市委书记陈建华取名的“华哥信箱”。其时,一天最高峰收信49封,内容包罗万象。为了把“独角戏”变为“

4、大合唱”,2008年12月1日17,在整合“华哥信箱”、“市长信箱”、“行风热线”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河源开通了由市党政领导班子、市直各单位、县区委书记、县区长等186个子信箱组成的“公仆信箱”;2009年12月1日,延伸到全市所有县直部门和乡镇综治维稳中心,子信箱扩展到1020个,1020个子信箱纵横互联,并在全市镇、村、街道、社区团组织设立“公仆信箱”团员代写网上信件服务站,发挥青少年善用网络的优势,帮助群众代写网上信件。同时链接“广东网上信访”网。“公仆信箱”按照“统一平台、分级管理、集中监管”的系统设计思路,建立了市、县区、乡镇三级贯通,办理、查

5、询、回复、督办、统计、考核“六位一体”的,全流程即时网上流转无纸化管理平台。2010年3月26日,在河源日报开设了“公仆在线”,以“点评网友来信”、“网友留言板”、“网友评报”等报网融合的形式关注民生、传递民意;2010年8月18日,开通“公仆信箱”信件跟贴系统——— “公民广场”,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放给所有网民讨论;2010年4月3日,陈建华书记在河源网开通了实名“公仆微博”;2011年2月27日,开通公仆信箱手机版、手机短信信访系统,再次将网络问政的触角更广泛地延伸;2011年4月15日开通“微博播报”,为网友提供最快最新的资讯服务,促进网友

6、进一步参政议政。经过几年来的探索,河源市已形成以“公仆信箱”为主的“公仆”系列便民利民网络问政平台,实现便民一张网、诉求一窗口、解难一条心、考评一杆秤。    渠道变

7、三项指标梯级下降凸显诉求之便17    网络问政关键是网上交心,网下服务;网上问题,网下解决。“问了也白问”不能取信于民。河源通过网络问政工作,及早发现和解决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有效引导网上热点、焦点问题。各级部门变被动为主动,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主动上网解释、澄清和引导。通过完善突发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准确信息,掌握

8、网上话语权。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关领导还深入现场了解,与群众交心、商谈,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比如,信箱连续收到群众反映市区自来水水压不足等问题的信件,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经多次深入调研,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投入1亿元,铺设改造市区供水管网35.6公里,奋战120天,彻底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市民的水压低问题。又如,有网友来信反映市区公交车破旧、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市委、市政府对公交车经营方式进行了改革,对市区公共汽车进行了更新,开通了10条市区公交线路和市区至东源、埔前线路。“大约在冬季”网友与邻居

9、土地纠纷,邻居在争执处建起围墙,导致道路被阻,通过“公仆信箱”反映后,市委副书记龚佐林多次到现场协调。当事人看到市委副书记来到家门时,惊讶不已。网友一家和邻居主动退让、拆墙,两家一弃前嫌,和睦如初,演绎了现代版的“六尺巷”故事。17    通过“上网”比“上访”更凑效的实例,“公仆信箱”搭起了干群接触的平台,实现没有距离的交流,没有鸿沟的握手,成为排解民忧、化解矛盾的“直通车”。“公仆信箱”开通以来,群众通过“公仆信箱”反映问题的群众逐步增多,上访和纸质信访逐步减少,群众从上访逐渐向“上网”转变。据统计,截至5月底止,“公仆信箱”共收到群众信件42565

10、封,市、县、镇三级分别收到21661封、20004封和900封,信件回复率达9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