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

ID:16041475

大小:102.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8-07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_第1页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_第2页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_第3页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_第4页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刑法学(1)》题库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

2、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2.按照()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A.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B.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D.犯罪对象的多少3.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处罚。A.从轻B.减轻C.从轻或者减轻D.减轻或者免除4.犯罪既遂是指()。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B.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C.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5.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

3、以()。A.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减轻处罚C.免除处罚D.不予处罚6.某甲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为()。A.三年以上十年以下B.-年以上八年以下C.-年以上五年以下D.与主刑期相等7.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可以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A.没有故意犯罪B.确有悔改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A.五年B.十年C.十五年D.二十年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一、司法解释和——O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

4、和——O11.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一、刑事违法性和____三个基本特征。1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____和。13.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__和一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14.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________造成一,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15.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____以上以下。16.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一和一为补充的折衷原则。17.缓刑考验期限从-之日起计算。18.追诉期限通常应当从之日起计算。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9.犯罪构成20.犯罪预备21.刑罚22

5、.减刑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3.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是如何划分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24.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五、案例分析(16分)25.案情:于某,男,17岁。2009年9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2010年10月,于某到某烤鸭店打工,与老板黄某(女,40岁)相好后发生了两性关系,并一直保持到2011年2月初。2月中旬,于某开始与刘某谈恋爱,并向黄某提出分手。黄某不同意,要求于某与自己保持关系,否则就要将此事告诉刘某。3月14日晚8时许,于某在烤鸭店内再次向黄某提出分手。双方发生激烈争执。黄某恼怒无比,从厨房拿来一把菜刀边骂边向于某

6、猛地砍过来,砍伤了于某的胳膊。于某见势不好,顺手操起一把椅子抵挡并将黄某打倒在地。黄某倒地时菜刀脱手但仍然大骂于某,并说要杀死于某。于某便继续用椅子砸打黄某,直至其不再出声才住手。于某发现黄某已死,非常惊慌,遂仓皇逃离现场。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1.AC2.B3.C4.D5.A6.C7.AD8.B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立法解释学理解释10.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1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性12.作为不作为13.构成犯罪承担刑

7、事责任14.超过必要限度重大损害15.六个月十五年16.吸收原则并科原则17.判决确定18.犯罪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9.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20.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21.刑罚:是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