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介绍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介绍

ID:16043853

大小:553.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8-07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介绍_第1页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介绍_第2页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介绍_第3页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介绍_第4页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介绍2007年3月29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方向探讨                            来源:中国电力报我国地域辽阔,在地理、气候、作物种类、农村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各个地区的差异很大,所以单一技术不可能支撑一个产业。技术的多元化是支持秸秆发电产业的基础,特别是需要国有技术的支持。  据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有关专家介绍,秸秆气化发电、秸秆直燃发电、煤与秸秆混燃发电都是可以采用的技术路线。秸秆直燃发电是采用锅炉-蒸汽-蒸汽轮机-发电机的工艺路线,可以借鉴的相关技术比较多,而且可以采用热电联供的方式提高系统效率,其特点是规模效益明显,如

2、发电装机容量小于1万千瓦,系统效率将明显下降。  煤-秸秆混燃技术的特点是可以对现有的小型热电厂进行改造,与新建电厂相比,投资很少。但是首先需要解决好电厂掺烧秸秆量的计量和监督的问题。  由于每种技术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不应该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某一项技术。关键是在选择技术路线时,必须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采用最适宜的技术。  生物质发电最大的问题是资源的收集,这在我国尤其困难。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农户为农业生产单位,户均耕地占有面积很小,根据对我国粮食产量最大的五个省的统计,每年每户的秸秆可获得量仅为4~5吨。以2.5万千瓦的秸秆发电厂每年消耗秸秆20万吨计,

3、需要从近5万户农户收购,这些秸秆还是分夏秋两季提供,意味每年需要完成近10万笔秸秆收购交易,无论对收购的组织还是收集成本控制都是极大的考验。  能源转换产业的规模效益非常明显,国外秸秆发电也有向大规模发展的趋势,但是其农业生产以农场为主,每个收购合同或收购交易可以提供的秸秆数量远远超过我国。因此,根据我国的国情,除了黑龙江、新疆等地,其他省份的秸秆发电项目规模不宜太大。  有关专家曾对收集秸秆的运输成本进行过详细的调查和测算,发现收集半径在15千米以内,其运输成本增加很少。半径15千米可以提供的秸秆为10千米的一倍以上,所以,可在此范围内有选择性地收购,以有效地防范秸秆

4、收购价格被恶意抬升的风险。29生物质发电不是小火电生物质发电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小火电。作为生物质能产业的重要领域,生物质发电其实是一项为国家增加能源供给、保护生态环境、服务“三农”的重要措施。我国目前已实现并网发电的4个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中,均采用的是2.5万千瓦级的发电机组。从世界上一些生物质直燃发电比较发达的国家来看,目前也均采用的是2.5万千瓦级或1.2万千瓦级,甚至更小容量的发电机组。而当今世界上运行的最大的生物质直燃发电机组是英国的ELY电厂,装机也仅为3.8万千瓦。仅从单机容量来看,各界人士会轻易地误将其视为常规小火电。面对这样的困惑,社会各界需要正确认识和理

5、解生物质发电项目自身的一些特点。首先,使用燃料的不同,从根本上区分了生物发电与常规小火电的性质。常规小火电一般都是燃烧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而且大部分小火电设备落后,生产效率很低,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生物质发电利用可再生的植物秸秆做燃料,加之我国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未来生物质发电将会在替代能源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次,从环保的角度看,常规小火电属于重污染项目,燃烧煤炭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对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而生物质发电使用的是清洁的生物质能源,绿色无污染。而且,收集农林废弃物来发电,还避免了农民大量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国能单县生物发电项目为例,2.5万千

6、瓦的发电机组一天就能处理农林废弃物约600吨。最后,从服务“三农”的角度看,我国的生物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农村,开发利用农村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可以缓解农村及边远地区的用能问题,显著改进农村的用能方式,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和居民生活条件。对农林废弃物的采集、加工、运输、储存,会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开辟农业经济和县域经济新的产业。而常规小火电就不具备这些优势。所以,生物质能发电和一般意义上的小火电有很大区别。有观点把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产业比喻成一件“一石四矢”的好事:能源替代,环境保护,农民增收,新经济增长点。信息来源:中国工业报29秸秆创造惊奇?2007年02月13日

7、来源:《中国投资》作者:陈蕾不管是用来发电还是制酒精,一旦突破核心技术,形成产业化,对新农村建设都是一个巨大的支持 对绝大多数中国农民来说,都没有听说过去年发生的两件小事,但对他们来说,这可以称得上是特大喜讯。  2006年08月28日,全球第二条千吨级纤维乙醇生产线在河南天冠集团开工建设,投产后每年可消化玉米和小麦秸秆18000吨,以6∶1的全球同行业最高转化率生产3000吨燃料酒精。  同年12月,由中节能生物质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生物质能公司)投资建设的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秸秆直燃发电示范项目点火运行,标志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