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等同原则研究

专利侵权等同原则研究

ID:1604562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7

专利侵权等同原则研究_第1页
专利侵权等同原则研究_第2页
专利侵权等同原则研究_第3页
专利侵权等同原则研究_第4页
专利侵权等同原则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利侵权等同原则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利侵权的等同原则研究摘要专利侵权等同原则来源于美国最高法院专利侵权案的经验总结,距今已有半个世纪之久。等同原则是判断是否存在专利侵权的一项重要准则,在社会实践中专利侵权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等同侵权。等同原则最终目的是实现公平。我国的立法中一直没有对等同原则作出明确规定。国外专利法中等同原则的适用对我国启示颇多,应借鉴、移植外国研究成果。我国等同原则适用中的判断主体、判定侵权的时间标准以及“等同特征”的判断标准等是在专利侵权判定中适用等同原则应注意的重要问题。等同原则适用体系应在立法上及适用限制等方面进行完善。关键词:等同原则;专利;侵权一、等同原则的含

2、义等同原则,是指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仅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而且包括与该必要技术特征实质上等同的技术特征。等同原则不同于相同原则,相同原则在判断专利侵权时被控的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与专利产品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特征是完全一样的,若只作细微技术改变,但仍是专利权人的技术范畴,是无法判断行为人侵权的,这样就不能全面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等同原则是指被控侵权者实施的技术方案与专利权利要求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某个或者某些技术特征上有所不同,但是如果对应的技术特征是以基本相同的方式,实现了基本上相同的功能,产生基本上相同的效果,则仍然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3、之内,构成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即将被控侵权的产品或者方法的设计构成与授予合法专利权的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相应技术特征进行比较,如果所属同一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了专利权人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及附图)后,不需要经过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就能够联想到的,例如采用等同替换、部件移位、合并或者分解等手段实现专利的发明目的和积极效果的,并且与专利技术相比,在其目的、效果、功能上完全相同或者大致一样,在此种情况下,就应当认定被控侵权产品或者方法融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侵犯了专利权人的专利权。司法实践中,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作为一项新的技术方案,很容易被侵权,在对

4、其进行侵权判定时,专利权人往往为了更充分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大部分都会采用相同侵权判定原则和等同侵权判定原则两种判定原则来对付侵权行为人的侵权。二、等同原则在专利诉讼中的适用等同原则的适用,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等同原则是为了弥补字面规定的侵权的不足,为了鼓励发明、避免不道德的仿冒而确立的,是权利要求的对应产物,同时也是语言特性决定的。在专利侵权者中,完全照抄照搬专利技术而不改头换面的,仅占较少的部分,如果在判定专利侵权时,仅以权利要求中的文字描述为准,而不考虑等同物,侵权者将非常容易逃避侵权责任,专利权便会变得一钱不值甚至成为专利权人的经济负担,

5、专利制度就不能真正起到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科技进步的作用,专利制度亦将名存实亡。因而,自从美国最高法院在1950年一份判决中提出适用等同原则后,这个原则不管是在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适用。(一)等同侵权判定的时间标准判定等同侵权应以什么时间为标准?这是适用等同原则判定专利侵权的一个重要问题。等同判断的时间标准在各国不尽相同,我国专利司法实践中一般以专利侵权日为准,其理由在于:第一,在专利保护期限内,随着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专利申请或专利公开时还未认识到的等价手段,如果将判断等同侵权的时间界限不是定在侵权日,而定在专利公开

6、日或申请日,那么一旦出现新的等价手段,仿造者就可以利用它来代替权利要求中的相应特征而逃避侵权。第二,之所以确立等同原则,是因为专利权人在申请专利时,不可能将所有的侵权形态都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并将虽与权利要求书中的记载有所不同,但实质等同的技术也纳入专利保护范围。第三,WIPO的专利法协调公约草案第20条第二款规定的等同时间标准是专利侵权日,考虑到我国将来肯定要加入WIPO公约,应倾向于以侵权日作为等同的时间标准,以便将来与该公约协调一致。(二)等同侵权判定的方法权利要求书是专利权利范围的法律界定,如何解释权利要求及等同物是判定专侵权的关键。关于等同

7、侵权判定的方法,理论和实践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整体效果分析”,二是“逐项要素比较”。1、整体效果分析法既“方法/功能/效果”三要素法,指被控侵权物中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相应技术特征相比,以基本相同的手段(方法)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产生基本相同的效果,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即是专利权利要求中的相应必要技术特征的等同物。“方法/功能/效果”标准,自1950年美国最高法院在Graver案中被正式确立以来,其后被无数次引用,并被许多国家借鉴为是否构成等同侵权的依据。2、逐一要素比较法在等同物的比较方法上,“物”是指具体技术特征而非完整的技术方案。

8、用被控侵权物中的具体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必要技术特征逐一进行比较判断。因为专利权利要求中包括的每一项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