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

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

ID:16050367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7

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_第1页
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_第2页
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_第3页
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_第4页
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李旭马家大院  云南省通海县大回村,距城北20多公里,与富饶的玉溪坝子仅一山之隔,离昆明约140公里。这里有不少人家在国外有亲戚,有的是侨属。街头和商店里,出售着泰国药品和其它一些货物。在中国内地的乡村里,恐怕很难看到这样的景象。这是个在一百多年前就与东南亚国家有着密切联系的村落。  大回村的马家曾在昆明开设原信昌商号,并在墨江、思茅、江城等边疆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主要经营泰国、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生意,同时在思茅江城开设过茶厂,经营普洱茶的贸易。这个家族企业逐渐发展扩大,经过了马家三代人和衷共济、历尽艰辛的创业,也可以说就是茶马古

2、道的缩影。  马家大院由三所几乎相连在一起的大院组成,三所大院建成于不同的年代,风格也各有区别,都位于大回村中心,距村里的清真寺仅几十米之遥。三所马家大院清幽整洁,现都还居住着他家的后人。三所大院的众多门楣上还留有一块块彩绘的小木牌,那是过去用来悬挂匾额的,那些牌匾大大小小有二三十块,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全被毁坏了。其中有蒋介石题写的“种德庇后”,另有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桂系将军白崇禧,以及北洋冯玉祥、朱庆澜、张继和,书法家蒋松华题写的金匾,当时云南省主席龙云题写的“五世其昌”也在其间,还有其它达官要人和文人的题词。可见当年的马家结交之广泛。  三所大院现在显得空荡

3、荡的,除有的地方堆放一些农具外,基本没有什么陈设。当年堆放满鹿茸、象牙、布匹、靛精等货物的楼上,现在堆放的是收获回来的玉米。昔日镌刻有“五世同堂”字样的门楣上方,隐约可见的是“东渠大队”“学校”的字样。墙壁上还有不少毛主席语录和文化大革命时代的标语。老房子的枪眼也被堵上了。过去饱涵传统文化精髓的对联、精美的绘画被涂抹掉不少。一些门窗雕花已被损坏。有些是被小孩子放上鞭炮炸掉的。但只要进入马家大院,要想象这里过去的繁华兴盛幷非难事。  云南和一些省区这些年才说着要搞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在一百多年前,像马家这样的云南马帮商人早已在自觉自发地从事这样的开发合作了,他

4、们早已跨过无数险山恶水、早已跨过国界,远远地走了出去,建立了稳定而高效的商业贸易及金融汇兑网络,幷且创造了在今天都令人咋舌的财富。马帮起家作为一个边疆省份,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多个国家接壤,即使没有直接接壤的国家,如泰国、柬埔寨、印度,乃至不丹、锡金、尼泊尔,也有庞杂的道路相通相连,这使得云南马帮驿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性道路。而云南地势多为崇山峻岭,交通极端不便,早期在没有公路铁路以前,货物的长途流转,都是依靠马帮驮运。通海马家最早也是靠赶马帮起家的,据说他家骡马最多时有六百多匹,这数据不太确切。但他家雇用过的马帮绝不止六百匹之数。因为马帮运输收入薄风险大

5、,马家后来才进而转以经商贸易为主,兼营金融汇兑。这也是不少云南富商的致富之路。  通海向来商业就相当发达。1910年以前,法国人修的滇越铁路还没有通到昆明,从国外来的货物就要走蒙自、建水到通海,然后经过江川或者玉溪到昆明。通海人很聪明,织布的、做酱油的、做伞的、做糖食的,只要有利,做什么的都有。通海的经济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两头在外,需要的原料要进口,成品要出口外销,所以叫两头在外,都是进出口的生意,拿今天的话说,是外向型的经济。当时云南民间就有这样的民谚:“通海酱油禄丰醋,新兴姑娘河西布”,马家就占了两样:先做酱油,后来贩布,再后来更拓宽了业务。  马家两代

6、人赶马帮走夷方的辛苦勤劳,取得了做生意最可宝贵的信誉。特别是第二代马同柱为人忠厚,最讲信用,在这条路上从墨江、思茅一直到泰缅边境,与号家和商人的接触中,不论银钱来往或货物收交,既不延误日期,也无任何差错,都是一清二楚,丝毫不苟。沿途不论商人、店主,包括少数民族的老百姓,乃至迤南路上做官的都说马同柱是个忠实可靠的人。后来者在这条路上做生意,只要说是马同柱家的,都起了好感,有了这种信誉,就为马家后来的生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商贸兴家  马家在马同柱的三弟马泽如的主持下,卖掉了酱油作坊,将价款添作本钱,1919年在墨江开设杂货店,从昆明驮运百货、布匹、棉纱等等可以运

7、销泰缅的货物到墨江销售,并在墨江收购紫胶、獭猫皮、牛羊皮运销昆明。他们更前进到泰国去,并在泰缅边境的景栋、掖市、者海等地设了几个运货点。此后的原信昌即以墨江、思茅为主要基地扩大贸易经营,在思茅销售的货物,由昆明运到墨江后,从墨江按照需要拨到思茅来,进泰缅的货物再从思茅拨出去;至于泰、缅、老挝驮来的货,能在思茅、墨江销售的则酌量留下一些,多数货由思茅、墨江转运昆明。  当得知许多石屏人在江城附近的易武揉制饼茶,经老挝、越南外销香港创出了牌子,很得利,马家于是到江城成立了茶厂,牌名敬昌茶号,揉制七子饼茶,驮入老挝转运越南、香港销售,并在江城开了一个百货店,于是江城

8、也就成为原信昌的一个重要基地。因为这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