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的变迁

北京中轴线的变迁

ID:16067205

大小:8.45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8-08-07

北京中轴线的变迁_第1页
北京中轴线的变迁_第2页
北京中轴线的变迁_第3页
北京中轴线的变迁_第4页
北京中轴线的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中轴线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变迁目录一、概述二、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演变与形成(1)确立与建造(2)演变与形成(3)继承与发展三、近现代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发展过程(1)民国时期北京城中轴线沿线的变化(2)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中轴线的发展(3)中轴线北延四、北京城市中轴线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1)北中轴线(2)传统中轴线(3)南中轴线(4)空间的思考五、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未来发展(1)北中轴线(2)传统中轴线(3)南中轴线(4)发展困境六、总结一、概述北京,一座有着850年历史和1400万人口的城市,正面临走向现代都市的压力,它既要有新的面貌,又

2、要保持自己的特性和历史传统。这次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最重要的公共空间的排序上,也就是北京城的中轴线,仔细考察它的历史、现状,为未来北京城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城市轴线是指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通过轴线可以把城市空间布局组成一个有秩序的整体。北京旧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经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故宫,向北直达景山山顶,最后在钟鼓楼北结束,纵贯北京城南北,全长7.8km,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成亮说,城市轴线是一种历史性的城市空间组织与设

3、计的思想和方法,所以它对由古到今的城市形态和城市肌理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影响。中轴线决定了北京城市的格局。二、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演变与形成(1)确立与建造(2)演变与形成(3)继承与发展建立与建造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可上溯到元朝,其形成与元大都的规划建设密切相关。至元四年(1267年),在金代琼华岛离宫(现在北海公园)的基础上,开始营造都城。元大都的规划设计中,首先于积水潭东北岸选定了全城的几何中心(相当今鼓楼处),设中心台,建中心阁。由中心台向南.切积水潭东岸向东最突出的地方(相当后门桥处),引一条正南正北的直线,确定为全城的中轴

4、线,这就是现在北京旧城中轴线的确定之始至元二十二(1285年)元大都整体(包括城郭)基本竣工。元大都的中轴线南起丽正门北达中心阁,全长约为3750m。中心阁作为元大都中轴线的北端结束点,与南端的起点——丽正门遥相呼应,大内主城门和主殿都建在这条轴线上,配殿和其他建筑分列中轴线两侧.从而形成一组相对完整的中轴线建筑群。演变与形成明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而来,其中轴线即是由元大都的中轴线演变而来,并向南向北延伸,这使明北京城中轴线的纵深感更强,空间序列更加丰富。(1)废大都城北半部,南移北城墙,缩入约5华里(2500m),

5、大都城内的钟楼被自然废除。(2)永乐十七年(1419年)南移南城墙约2华里(1000m),兴建正阳门。(3)永乐十八年(1420年)中心阁被改建为鼓楼,并在鼓楼以北大约190m处兴建钟楼,使中轴线上的建筑、层次更加丰富。(4)于中轴线两侧兴建太庙和社稷坛。(5)挖南海,堆万岁山。(6)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扩建外罗城,兴建永定门。至此.北京目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迭钟鼓楼,全长约7.8km。继承与发展清朝定都北京,完全继承了明北京城的中轴线。只是将中轴线上重要建筑的名字改为新名,如大明门更名为太清门,承天门更名为天

6、安门,以及更换宫城内大殿和后寝的名称,来表明已经改朝换代。此后历代修缮维护,于乾隆年间,提高永定门规制,增建箭楼;并将天坛、先农坛的形制完善并确定下来。元朝名“下马飞放泊”,已为皇家苑囿,是游猎和训练兵马的重要场所;明时筑围墙,辟四门,建二十口园等,曰“南海子”,此时风光迤逦;清时曰“南苑”,增辟五门,建行宫,成为帝王狩猎和阅兵场所,并屯兵于此。南苑的历史经过元、明两朝的营建以及清朝的巩固,北京的中轴线得以确立并发展,空间形态也趋于完善。从这段时间中轴线的演变和保护过程来看,中轴线有两个重要的构成因素——节点建筑和空间层次

7、,节点建筑是空间序列的高潮和过渡点。史料记载集中体现在对节点建筑的修缮上,可以看出它对于中轴线的重要意义。三、近现代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发展过程(1)民国时期北京城中轴线沿线的变化(2)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中轴线的发展(3)中轴线北延如果说元、明、清三代是对北京城传统中轴线的建设时期,那么从民国时期到现在则是北京城传统中轴线的破坏与复兴时期。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圄联 军入侵北京,中轴线也开始遭受一定程度 的破坏。民国期间,中轴线上保护的工作 居多.但改造仍不可避免。这段时间,北 京的中轴线开始改变,故将清末到1949

8、年建国前归为一个阶段,期间中轴线上的变 化可从保护和改造两个方面来记述。民国时期北京城市中轴线沿线的变化一:保护保护和修缮活动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中轴线上重要建筑的修缮维护,中轴线道路的展宽、修建及街道两侧市容的维护.中轴上广场、绿化的设计、建造.中轴线两侧重要建筑、道路的修建和控制。中轴线上的改造和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