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诗歌研究终述

李贺诗歌研究终述

ID:16069666

大小:15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7

李贺诗歌研究终述_第1页
李贺诗歌研究终述_第2页
李贺诗歌研究终述_第3页
李贺诗歌研究终述_第4页
李贺诗歌研究终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贺诗歌研究终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贺诗歌研究终述二十世纪前的李贺研究,多存在于大量的诗话、笔记中,或训释名物,或考订诗句,或探索本事,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李贺其人其诗,包括其诗歌艺术特点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杜牧的《李长吉歌诗叙》以及李商隐的《李长吉小传》。二十世纪初,人们多注意李贺的社会观、人生观,五、六十年代则着眼于李贺对国家、人民之态度。八十年代以后,学界对李贺思想、个性的研究走上了比较科学、客观的轨道,人们除了较全面深入地研究李贺的思想,还分析了李贺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其中影响较大的作品为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参见陈治国先生的《李

2、贺资料研究》,收录了二十一世纪之前关于李贺研究的代表性作品)二十一世纪的新时期到来之后,李贺诗歌研究是唐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研究方面有:创作心态神鬼诗创作成因结构艺术色彩运用审美研究诗理特点长吉体李贺诗派诗歌渊源与影响与词之关系其研究成果多为单篇期刊论文。稍后至今,李贺诗歌研究方面有:生命意识(包括时间忧患、生死观、悲剧性、政治上的人生价值)意象解读(物象如竹马等、鬼神、女性)哲学解读(对功名、享乐、苦难、爱情、死亡、永恒等问题的追问)现代性(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等)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有两篇硕士论文《生

3、命美学视野下的李贺诗歌》、《论李贺的生命意识与诗歌意象》,分别描写了李贺诗歌的生命意识、现代性以及对李贺诗歌的意象解读,此外廖明君先生就李贺诗歌的哲学解读写有一本专著《生死攸关——李贺诗歌的哲学解读》。论文结构及独创性第一章在前人对李贺其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参考,并通过仔细阅读李贺诗歌勾勒出诗人李贺其人,包括其生存环境、创作状态、创作方式以及创作感慨,从而得到一个丰满的生命个体。第二章就李贺诗歌所展现的艺术特性加以研究,前人对李贺诗歌关注最大的是李贺诗歌的“鬼性”,就艺术特征方面往往也只抓其显著的方面,如想象奇

4、特,形成的诗歌节奏跳跃性强的特点,以及色彩词的大量运用,形成的奇诡冷艳特点。而没有就李贺诗歌的艺术特点作全方位的研究。“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陇,不足为其怨恨悲秋也;鲸鳌呿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杜牧《李长吉歌诗序》)在本论文的第二章将杜牧对李贺的艺术特性加以明确概括,得到了关于李贺诗歌的多样的艺术特性:清丽奇幻之情态、哀艳奇谲之色泽、

5、骨力劲险之气势、幽奥瑰奇之风格、怨郁荒诞之意趣,从而通过李贺诗歌窥视李贺在诗歌中的生命表现。如今对李贺诗歌的生命意识分析是研究李贺的一个热点,已有两篇硕士论文《生命美学视野下的李贺诗歌》、《论李贺的生命意识与诗歌意象》探讨李贺诗歌的生命意识,其中涉及到了时间忧患、生死观、悲剧性、政治上的人生价值等方面,但未对李贺自身的个人价值作阐释。廖明君先生著有《生死攸关——李贺诗歌的哲学解读》一书,先生通过就李贺对人类生命之功名、享乐、苦难、爱情、战争、历史、死亡、永恒等种种问题的追问来揭示李贺诗歌内在的哲学意蕴。而诗歌

6、首先体现的是诗学意蕴。在本论文的第三章,从李贺自身生命的诗化意蕴出发,通过探究李贺诗歌所具有的生命感悟从而揭示李贺生命的意义。第四章,从诗歌的生命精神出发,通过李贺的生命思考以及李贺的自我完成两方面来探求李贺诗歌中的生命精神。参考文献[1][清]王琦等注.李贺诗歌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2]刘衍.李贺诗传.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3]陈治国编.李贺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4]傅经顺主编.李贺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5]廖明君.生死攸关——李贺诗

7、歌的哲学解读.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6][日]吉川幸次郎著章培恒等译.中国诗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李贺诗歌所具有生命意蕴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从李贺诗歌看李贺其人第一节李贺的生存环境第二节李贺的创作状态第三节李贺的创作方式第四节李贺的创作感慨第二章从李贺诗歌看李贺的生命表现第一节清丽奇幻之情态第二节哀艳奇谲之色泽第三节骨力劲险之气势第四节幽奥瑰奇之风格第五节怨郁荒诞之意趣第三章李贺生命的诗化意蕴第一节以“心眼”观世的诗人第二节“以梦为马的诗人”第三节李贺的生命意义第四章李贺

8、诗歌中的生命精神一、诗歌的生命精神二、李贺的生命思考三、李贺的自我完成参考文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