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ID:16069807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7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_第1页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_第2页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_第3页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_第4页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论文题目: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            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姓名:   xxxx     学号:  211101010003   年级:2011级x班专业:   xxxxxxxxx 学院: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注意事项:1、以上各项由研究生本人认真填写;2、研究生课程论文应符合一般学术规范,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严禁抄袭或应付;凡学校检查或抽查不合格者,一律取消该门课程成绩和学分,并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3、论文得分由批

2、阅人填写,并签字确认;批阅人应根据作业质量客观、公正的签写批阅意见(原则上不少于50字);4、原则上要求所有课程论文均须用A4纸打印,加装本封面,左侧装订;5、课程论文由学生所在学院(系)统一保存,以备查用。                       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类型:    选修   授课教师:xxxxxx学时:18学分:1论文得分批阅人签字 批阅意见: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Xxxx大学xxxx学院xxxx专业xx摘要:马克思是唯物论倡导者的典范,他提出的

3、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伟大之处体现在持续的,长远的意义上。目前人类的自然环境收到严重的破坏,这是由于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贪婪的掠夺。一味的追求效益和利益不得不以疯狂的占有自然资源为代价。如今的生态现状已经向人类发出了警告。而两百年前的马克思这一生态自然观的诞生为今天的地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高瞻远瞩的理论依据和启示。关键词: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人类;生态文明建设Marx'sEcologyNaturalViewonToday'sBuildingofEcologicalCivilizationKeywords:

4、Marx'secologicalvalues;anthropology;ecologicalcivilization一、马克思生态自然观自古以来,人们对自然的定义不尽相同。从老子、郭象到亚里士多德的理解各有不同。到了近代,人们对自然的定义则更加丰富和充实。自然概念的含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自然即指整个宇宙,大至宏观星系,小至微观粒子。包括生命世界和非生命世界。生命世界又包括非人类生物界和人类生物界两个子系统。人类社会及其历史不过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和延续。狭义的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

5、或称自然界。它是各种物质系统的总和,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两大类。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表现出来丰富多彩的性质,它们构成的系统是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的[1]。历史上人类对自然的理解从神话自然观、朴素自然观、机械自然观到系统自然观,最后再到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追求人与自认和谐的实现。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结合对现实资本主义地批判上,创造性的提出“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的思路,从而为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找到一条正确地道路[2]。马克思主义的生态

6、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和谐相处,是以时间劳动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生态自然观强调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强调人活动的能动性和人的主导地位,也强调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和谐性。生态自然观并不是对一般生态科学、生态哲学或环境伦理学等的讨论和重复,而是对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进行哲学概括形成的自然观的一种新理论形态。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生态自然界。生态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天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更高层次上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综合[3]。生态自然观是出于对自然观的历史研究的理性思考提出的,它产生于生

7、态自然进入实践领域之初,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自然观的理论研究对生态自然的实践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价值。现代生态自然观是一种在考虑后人生存与发展的同时,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突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重点地区智力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在开发中保护,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法制化,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科学化,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统一,逐步使自然环境、人类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的自然观。二

8、、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当今中国生态环境存在如下问题: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4]。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