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树、市花”评选活动实施方案

市“市树、市花”评选活动实施方案

ID:16083374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7

市“市树、市花”评选活动实施方案_第1页
市“市树、市花”评选活动实施方案_第2页
市“市树、市花”评选活动实施方案_第3页
市“市树、市花”评选活动实施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市“市树、市花”评选活动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安市“市树、市花”评选活动实施方案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致力六安绿色发展,彰显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步伐,根据《六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六政办〔2015〕8号),市创森指挥部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市树、市花”评选活动。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目的意义“市树、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和“名片”,是城市地域、人文特色的浓缩和象征,是城市生态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市树、市花”评选活动,

2、是推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改善城乡绿化、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振全市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建绿色生态六安。通过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充分展示六安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切实增强全市人民文化认同感,形成推进六安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二、组织机构(一)成立六安市“市树、市花”评选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创森办,主要负责“市树、市花”评选活动的日常工作。(二)成立专家评审组。4由林业、农业、园林、环保、城建、宣传、教育、文广、共青团、妇联、工会等方面

3、的专家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主要负责“市树、市花”的评审工作。三、评选条件(一)地域性:市树、市花在六安栽培历史悠久,适应六安本土的自然条件,生长良好,繁殖、栽植容易,在市域范围内分布广泛。(二)文化性: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六安城市绿化风貌,彰显城市特色和地方特色,具有象征意义。(三)观赏性:市树树形高大优美,枝繁叶茂。市花形态美观,深受市民喜爱。(四)经济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四、方法步骤评选活动采取自下而上的形式,通过广泛推选、专家评审、政府审定和人大审议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充分尊

4、重民意的原则,评选出符合六安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代表六安城市文化内涵、适应六安地理条件的“市树、市花”。评选活动具体分为以下六个步骤,时间安排在2015年8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一)组织发动阶段(2015年8月1日—8月15日)。由组委会进行全面宣传发动,在《皖西日报》、六安广播电视台等市直媒体及六安论坛等商业网站开设活动专栏4,发布评选推荐“市树、市花”倡议书,公布参与的方式方法,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评选活动。(二)市民推荐阶段(2015年8月15日—9月15日)。市民通过“市树、市花”活动专题网

5、页、手机短信、活动电子邮箱等平台向组委会推荐自己喜爱的“市树、市花”。(三)专家初评阶段(2015年9月15日—9月30日)。组委会召集有关专家、学者对市民推荐的“市树、市花”进行初评,每个类别原则上评出5个不同的品种,初审结果通过《皖西日报》、六安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四)市民投票阶段(2015年10月1日—10月31日)。市民通过网络、邮箱、热线电话、短信等方式,对市民推荐和专家初评的结果进行投票,选择自己认为最能代表六安形象、最能体现六安精神的“市树、市花”,每人每个类别只能选择1-2个品种。(

6、五)专家评审阶段(2015年11月1日—11月15日)。六安市“市树、市花”评选组委会召集有关专家、学者对广大市民投票评选的“市树、市花”进行评审,每个类别原则上评审出2个不同的品种报市政府。(六)政府审定、人大审议阶段(2015年11月15日—12月31日)。市政府对组委会申报的品种进行审定,确定六安市“市树、市花”,再由市政府报市人大审议,评选结果在2016年1月底向社会公布。五、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4开展“市树、市花”评选影响深远,是推进六安绿色发展,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也是创建国家森

7、林城市、优化群众生活环境的重要抓手。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细化职责,抓好落实。(二)密切协作,加强配合。评选“市树、市花”,涉及的部门、单位较多,历时较长。各级各有关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切实加强沟通与联系,团结一致做好工作。(三)深入发动,广泛参与。开展“市树、市花”评选活动,是一个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的过程,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深入发动,广泛宣传,确保广大市民踊跃参与。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