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台的诞生与早年发展

广播电台的诞生与早年发展

ID:16086141

大小:3.36 MB

页数:104页

时间:2018-08-07

广播电台的诞生与早年发展_第1页
广播电台的诞生与早年发展_第2页
广播电台的诞生与早年发展_第3页
广播电台的诞生与早年发展_第4页
广播电台的诞生与早年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播电台的诞生与早年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播电台的诞生与早年发展刘继忠主要内容1.温习:广播及其传播特性2.广播事业的诞生3.中国广播的诞生与早期发展4.中国广播节目的早期概况5.国人对广播的认知6.北洋政府对广播的管理1.温习:广播及其传播特性界定广播:以无线电波或导线向特定区域的听众传播音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播出图像、声音的称“电视广播”,简称“电视”。广播是诞生于20世纪的大众传媒,又分为有线广播和无线广播两种。盒子一尺见厂方,不设门儿却有窗,每当盒里灯光亮,无人也会说和唱。跨空间、一对多、批量传播、全新品质的声音。广播的传播特性声音

2、特质:全新品质如何解读?广播声音同时是接替声源声机械制造的机制声再生声代替声(接替声)声音产品和文化消费品不是生命体直接发出的声音 不与特定发声体对应的声音 本地的远方声音传播形态同模、同时、同步、同场合的接替声的群体声音形态。(批量生产)同模:音色、频谱、音高、音长、音量同一。同时:同时到达,同时消逝。同步:声音的动程、步伐、节奏等一致同场合:同时作用于听众的耳鼓膜。家庭中的“第二重声音环境”来自远方,传布人声所及的范围,对家庭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半强制传播的声音环境听众拥有收音机的开关权,频道的选择权,但只要选定就意味着被迫接受,无法即时反馈。2

3、.广播事业的诞生2.1.广播诞生的技术前提——无线电技术的发明与早期发展2.2.主要国家广播电台的出现2.1.广播诞生的技术前提——无线电技术的发明与早期运用理论:实现声音远距离的时空传播的基本条件动力源:实现声音远距离传送(电力系统)渠道:电波传送与接受的渠道(电台和收音机)编码:附载在电报上编码和解码方式。实现上述基本条件是无线电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过程。理论发现—实验验证—技术及工具发明—技术推广与应用——技术改进和设备扩散。主要发明电能方面737年中国发现电磁现象,发明指南针;1745年[荷兰]“莱顿瓶”产生,电开始使用;1790年,[意]伏特

4、发明蓄电池。1831年[英]法拉第发明发电机。19世纪进入电子时代。无线电方面:1864年,[英]麦克斯韦尔(1831-1879)提出电磁理论,预言电磁波存在。1887年[德]赫兹验证该理论。[法]布拉利、[英]洛奇、[美]皮克特和唐伍迪等发明并改进检波器。1895年,[俄]国波波夫和[意]马可尼分别独立发明无线电收发技术。后者将无线电技术推广到全球各地,前者基本是默默无味。1897年马可尼建立英国马可尼公司,1901年12月12日,无线电信号穿越大西洋成功。马可尼(1874-1937)意大利无线电工程师,企业家,实用无线电报通信的创始人。1909

5、年与布劳恩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富人家庭,对无线电浓厚兴趣,母亲是爱尔兰人,获英国邮政局总工程师普立新支持,大英帝国须加强全球通讯,专利技术。波波夫(1859-1906)俄国无线电发明家,喀琅施塔得大学教授。1896年3月24日在俄国物理化学协会的年会上成功进行了无线电传递莫尔斯电报码的表演,为世界上第一份有明确内容的无线电报。1906年因脑溢血突发去世,因诺贝尔奖金只发给活着的科学家,故未获此荣誉。其发明主要用于俄国海军的军事用途,非商业市场。因沙皇制度使其发明缺少世界影响。广播技术方面远距离传输:1900-1915年,费辛顿与艾利克散德森合作

6、发明交流电发射机:“艾利克散德森发射机”,成为标准的机件。接受技术:1898年洛奇制造第一部调谐器,1906年唐伍迪发明晶体检波器,皮克特加上一个“猫须”,即天线。真空管和晶体管:传播声音和图像1883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1904[英]弗莱明发明二级管(直流检波器),1906年[美]德佛雷斯特发明三极管;1918年[美]阿姆斯壮改进扬声器,省去了接受天线。1947年[美]布莱顿、肖克利和巴丁发明晶体管。自此替代了真空管。费辛顿:连续电波加拿大电学工程教授,富有才华、脾气古怪的科技专家。他商业经营能力差,多次与投资者发生纠纷,其发明未给其带来财富和成

7、就。1902年成立新公司,排斥所有支持者,导致专利权争议和法律诉讼,最后将公司出售给西屋电器公司。1906年圣诞前夜在马萨诸塞州的布兰特罗克镇首次播放歌曲和圣经,为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广播试验播音,被认为是广播媒介的诞生日。“无线电之父”,耶鲁大学博士,一生大起大落。1900-1901年与马可尼竞争失败。1902年建立无线电话公司,后破产。1906年发明三极管并取得专利。其日记写道:“我已经发现了一个看不见的空中帝国”。凭借专利,他建立无线电话公司,并获成功。后马可尼公司起诉德氏,说他剽窃了弗莱明的二极管的专利。德氏被逮捕,公司面临巨大财政危机,后以低

8、廉的5万美元将三极管专利卖给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一战后离开广播领域。德佛雷斯特:发现空中帝国2.2.主要国家广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