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社戏教案新人教版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社戏教案新人教版

ID:16093120

大小:11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7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社戏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社戏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社戏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社戏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社戏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社戏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社戏》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理清文章结构。2.感悟社戏中的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3.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之情,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教学重点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感悟社戏中的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童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童年的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我们曾陪童年鲁迅从“百草园”走到了“三味书屋”,今天我

2、们继续追寻另一段有他童年影子的难忘经历——《社戏》二、整体感知1.播放【影音资源】《鲁迅》,了解作家作品。2.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归省(xǐnɡ)行辈(hánɡ)潺潺(chán)不惮(dàn)怠慢(dài)撺掇(cuānduo)凫水(fú)踱(duó)吁气(xū)宛转(wǎn)絮叨(xù)磕(kē)舀水(yǎo)蕴藻(yùnzǎo)(2)解释词语归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惮:怕,畏惧。怠慢:冷淡。怠:轻慢。慢:态度冷淡。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行辈:排行和辈分。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3、。6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依稀:隐隐约约。3.速读全文,重点语段播放【影视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1)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吗?(2)本文的人物有谁?文章的线索是什么?(3)围绕“社戏”这条线索,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4)本文题目是“社戏”,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却不多,能否把题目改为“童年”或别的什么标题?为什么?(5)课文以“社戏”为线索,贯串全文,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顺序的?明确(1)主要叙写“我”儿时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时,夜晚驾船去赵庄看戏

4、的事。(2)人物:迅哥儿、双喜、阿发、桂生、六一公公、母亲、外祖母。线索:看社戏(3)围绕“社戏”这条线索,文章主要写了7件事。①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②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③看社戏前的波折。④夜航去看社戏途中。⑤赵庄看社戏。⑥看社戏后归航偷豆。⑦六一公公送豆。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有社戏、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情节要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4)鲁迅先生怀念的并不是社戏本身。他只不过是通过盼社戏、看社戏、想念社戏,来表

5、达平桥村人朴实真挚的感情和那特有的农村风光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可参考【微教案】《社戏中的美》。(5)戏前波折(第4~9段)、月夜行船(第10~13段)、船头看戏(第14~21段)、归航偷豆(第22~30段)三、局部探究1.“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譬如第一层就写了看戏前的三次波折和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明确三次波折:一是叫不到船;二是不准和别人同去,外祖母担心;三是外祖母又怕都是小孩,不可靠。6人教部

6、编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三次转机:一是八叔的航船回来了;二是少年们愿意和“我”一同去;三是双喜写包票,保证不出事。这样写使故事波澜起伏,既烘托了“我”看戏的急切心情,又初步表现了小伙伴们热情能干的特点。可参考【微教案】《看戏的波折》。2.在作者笔下,“我”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明确不好看。(1)正面描写:①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②想看“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2)侧面描写: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

7、呵欠”等。这些孩子的神态、动作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3.为什么作者还要在结尾称赞“那夜”的“好戏”,“那夜”的“好豆”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预设一】“那夜”自然景色之美点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田、河流、淡黑的起伏的远山,朦胧在水汽里的月色,面前“仙山楼阁”般的戏台,“大白鱼”似的航船,无不给人以鲜活的生命之感,给人以美好的向往。(1)朗读“月夜行船”的语段,作圈点批注,品味其语言表现出的自然美。这段景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明确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触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视觉:月

8、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几点火听觉:似乎听到歌吹了想象: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2)“月夜行船”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带给你美感?说出来和大家分享。答案预设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朦胧”用得好。本义指月光不明,在这里当动词使用,有“融化、融为一体”的意思。月色与水汽融为一体,到处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