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县旅游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doc

澜沧县旅游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doc

ID:16095324

大小:3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7

澜沧县旅游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doc_第1页
澜沧县旅游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doc_第2页
澜沧县旅游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doc_第3页
澜沧县旅游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doc_第4页
澜沧县旅游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澜沧县旅游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澜沧县旅游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为加强澜沧县旅游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全县保障旅游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央、省、市、县有关“十二五”期间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有关文件精神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一、旅游应急体系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现有工作基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应急管理工作,坚持把旅游应急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一案三制”的工作重点,精心组织编制旅游应急预案,着力推进旅游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全县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1、旅游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2、近年来,按照《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编制旅游应急预案。2、旅游应急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十一五”期间,我县旅游应急管理和指挥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旅游应急管理体制,县政府成立了突发事件旅游应急领导小组,组建了县旅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履行值守旅游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二)薄弱环节。我县旅游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刚刚起步,旅游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旅游应急管理体系存在薄弱环节。1、旅游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备。目前,旅游应急预案虽然已经编制完成,但

3、离旅游应急预案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旅游应急预案演练少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预案的操作性和可行性。2、专业旅游应急队伍力量薄弱。部分专业救援队伍数量不足,大型和特种装备缺乏;专业培训、演练不足,与实战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快速拉动和协同能力较差,现场处置能力尤其是第一时间的生命搜救能力亟待增强。3、旅游应急物资和紧急运输的保障能力有待提高。现有旅游应急物资缺乏统筹管理,紧急生产、采购、征收、征用、调拨和配送机制不完善;存储设施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储备方式单一,数量偏少,品种难以动态调整,更新、轮换、补偿政策不健全,物资储备品种需调整、增加。旅

4、游应急运输综合协调机制和征用旅游应急运力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影响旅游应急运输的效力。4、科技支撑基础亟待加强。旅游应急科技整体水平不高,专业人才匮乏。预警模型、能力评估和灾情评估等缺乏规范。5、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缺乏力度。旅游应急管理宣传动员不足,社会公众危机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不高,旅游应急管理宣传动员工作亟需大力加强。广大企事业单位、公益性民间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尚不健全。(三)面临的形势。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建设和谐旅游的关键时期,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将交织并存,旅游

5、安全面临严峻的形势与挑战。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整顿我县旅游市场秩序,着力抓好旅游安全工作,有效保护旅游经营和游客的合法权益,确保实现旅游“健康、安全、秩序、质量”的目标。(二)建设原则。1、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从我县实际出发,总体把握全县旅游应急资源的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对全县旅游应急体系建设做出部署。充分利用和整合各有关单位旅游应急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

6、现有存量资源,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2、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根据我县旅游应急工作所涉及的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建设。着重解决涉及我县旅游应急体系建设全局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重点提高各级政府旅游应急管理能力,提高旅游应急响应时效,提高预防和处置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坚持平战结合,将日常工作和旅游应急救援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相结合,注重实效,为我县各类旅游应急预案提供支撑基础,保障旅游应急预案的执行。3、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积极做好旅游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工作,加强各方面旅游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按事权

7、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建设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方案、按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旅游应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依靠公众力量,充分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提高旅游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三)建设目标。从2011年起,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争当全市旅游应急管理工作排头兵。到2015年,全县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协同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事件旅游应急体系,突发事件预防与旅游应急准备、监测预警、旅游应

8、急处置和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