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衔接

浅析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衔接

ID:16095485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7

浅析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衔接_第1页
浅析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衔接_第2页
浅析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衔接_第3页
浅析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衔接_第4页
浅析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衔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衔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衔接胡学平叶淼林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摘要: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改革,高师院校数学系必须确立以培养高素质中学数学教师为核心的目标理念。既要重视数学专业课程,又要重视教育类课程,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在课程内容上,要注重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衔接和加强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关键词:高师数学教育 中学数学教学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中图分类号G64210   文献标识码 A二十一世纪是需要大量人才,势必优先发展教育的世纪。高教的任务不但要培养专门人才,还要逐渐为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起先导作用,越来越

2、受重视。近几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招生人数急剧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而高等院校根据高等教育自身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来实现的,不同的课程设置从某一方面反映了培养目标的合理性,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角度看,各高校体现了不同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为此各高校普遍重视课程设置问题。目前,各高校以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和服务地方发展战略为目标,在原有课程结构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与完善,但是这些方案还保留着计划体制的痕迹。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以培养能适应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数学课程的衔接的

3、若干问题。一、新课改下中学数学教学目标、内容、评价体系的转变1.1中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转变中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转变,即功能定位的转变。以往的高中数学教育就是应试教育,精英的教育,学生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就业后,发现高中数学与实践相去甚远,往往看不到它的用处,或者根本用不上。新的高中数学课程定位于面向大众的基础课程,让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功能转变。这样的定位适合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高中学生发展对数学的需求,

4、更好的发挥高中数学知识对所有高中学生的作用。1.2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转变以前的高中数学教材虽然经过多次修订,但是教学的内容仍然有许多不适应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例如:从前的高中数学教材无论学生今后发展方向如何,不论学生继续学习或就业,不加区别使用同一套教材,学习相同的内容(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学校或一个班级);现在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分为选修和必修,有不同的版本,其中又分为不同的模块,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和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和内容,满足个性化的发展。又如:从前高中数学教材中没有的微积分知识、向量知识、概率统计知识、规划、算法等与社会进步、发展,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知识

5、都加进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材特点是:突出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双基,删除了过时的、繁杂的、过于形式化的内容并且补充了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内容,注重对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较好的把握了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内容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徽省重点教研项目: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2005069)

6、;高等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06jy10校级教研项目).51.3中学数学教学评价的转变从前评价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情况的好坏,基本上是以考试分数论英雄,以学生考分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唯一依据,所谓的平均分、及格率等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内容。如今新的课程标准下,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整体性、激励性、发展性功能,注重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评价,要求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既关注数学学习结果,也关注数学学习过程;既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也关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变化。再者,由于所选模块的不同,班与班,学生与学生失去可比

7、性。在新的评价体系中,还引入了模糊的等级评价以及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如:选课时数、平时成绩、模块成绩等占不同比例,对评价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之,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更趋科学合理,对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对未来高考的改革、人才的选拔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国内外高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1987年、1993年、1998年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的课程目录对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起到了指导作用。特别是1998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提出了按照学科设置专业,强调了人才的适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