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

ID:16095870

大小:511.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8-07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_第1页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_第2页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_第3页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_第4页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课内实验)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微倾式DS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2、练习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3、掌握用微倾式DS3水准仪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4、实验课时2学时,实验小组由5---6人组成二、任务每人用仪高法观测与记录两点间的高差。三、仪器工具 微倾式DS3水准仪1,水准尺1,记录本1,伞1。四、方法与操作步骤1、安置仪器: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连接在三脚架上;2、认识仪

2、器:指出下列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并熟悉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分划注记;(1)准星和照门(4)水准管和圆水准器(2)目镜调焦螺旋(5)制动、微动螺旋(3)物镜调焦螺旋(6)微倾螺旋3、粗略整平; 先用双手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一对脚螺旋,使其水准器泡移动到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通常须反复进行。注意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拇指或右手食指运动的方向一致。4、瞄准水准尺、精平与读数;⑴ 瞄准甲立水准尺于地面点上,乙松开水准仪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准星和照门粗略瞄准水准尺,固定制动螺旋,用微动螺旋

3、使水准尺大致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目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使十字丝分划清晰,再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看清水准尺影象;转动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纵丝靠近水准尺一侧,若存在视差,则应仔细进行物镜对光予以消除;⑵ 精平 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两端的影象吻合(即成一弧状),也称精平;  ⑶ 读数 用中丝在水准尺上读取4位读数,即米、分米、厘米及毫米位。读数时应先估出毫米数,然后按米、分米、厘米及毫米。一次读出4位数。 5、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⑴  在地面选定A、B两个较坚固的点;⑵ 在A、B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使仪器至A、B

4、两点的距离大致相等;⑶ 竖水准尺在点A上,瞄准点A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数,此为后视读数,记入表中后视读数拦;⑷ 另一水准尺立于点B,瞄准点B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数,此为前视读数,并记入表中前视读数拦;⑸  计算A、B两点的高差hAB=后视读数—前视读数(6)变动仪器高度(不小于100毫米)再测得一次高差五、限差要求采用仪高法测得的相同两点间的高差之差不得超过±6mm。六、注意事项1、读取中丝读数前,一定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并消除视差。2、不能把上、下丝看成中丝读数。3、观测者读数后,记录者应回报一次,观测者无异

5、议时,记录并计算高差,一旦超限及时重测。4、每人必须轮流担任观测、记录、立尺等工作,不得缺项。5、各螺旋转动时,用力应轻而均匀,不得强行转动,以免损坏。七、记录格式       (单位:mm)仪器号码:         天气:        观测者:日  期:         呈象:        记录者:安置仪器次数测点后枧前视高差备注第一次第二次八、识别下列各部件并写出它们的功能部件名称功能准星和照门目镜调焦螺旋物镜调焦螺旋水准管和圆水准器制动、微动螺旋微倾螺旋脚螺旋九、思考题1、何谓视准轴?何谓视差?产生

6、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2、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作用有何不同?3、水准管轴和圆水准器轴是如何定义的?何谓水准管分划值?实验二水准测量(课内实验)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2、掌握水准测量校核方法和成果处理方法。3、实验课时2学时,实验小组5—6人组成;1—2人观测,1人记录,2人扶尺二、任务在指定场地选定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采用变动仪器高法施测该水准路线。三、仪器工具 微倾式DS3水准仪1;水准尺2,尺垫2,记录板1,测伞1,木桩

7、4,铁锤1,2H铅笔(自备)。四、方法与操作步骤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将各待求高程点用木桩标定。2、安置仪器于距起点一定距离的测站Ⅰ,粗平仪器,一人将尺立于起点即后视点,另一人在路线前进方向的适当位置选定一点即前视点1,设立木桩或稳定标志,将尺立于其上;3、瞄准后视尺,精平、读数,记入表格中,转动仪器瞄准前视尺,精平、读数,记入表格中,计算高差;变动仪器高度(不小于100毫米)再测得一次高差。如果两次高差之差不超过±6mm,计算高差的平均值;4、将仪器搬到Ⅱ站,第一站的前视尺变为第二站后视尺,起点的后视尺移

8、至前进方向的点2,为第二站的前视尺,重复第3步操作;5、同法继续测量,经过各待求点,最后闭合回到起点,构成一闭合圈,或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点,构成一附合水准路线。五、限差要求1、视线长≤100m,前后视较差≤10m;2、高差闭合差≤其中:=±mm(n为测站数);或=±mm(L为路线长度,km)。3、当>时,成果超限,应重测。4、当≤,将进行调整,求出待定点高程。六、注意事项1、起点和待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