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ID:16100887

大小:137.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8-07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材料第一章发展理论第一节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1.青少年身体上的变化:(P5)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体型外貌的变化;二是脏器机能的健全;三是性的成熟。此外与心理发展最密切的是:脑与神经系统的成熟变化。2.脑与神经系统的变化:(P10)神经元的修剪原则——“用进废退”。3.大脑各部分的发育完善:(P12)①顶叶位于脑的最上部,它是最先完成髓鞘化和修剪的脑区。下划线部分为上课强调重点,下同②枕叶位于脑的后部,主管视觉。③颞叶位于额叶的下方,耳朵的正上方,16岁之前颞叶还处于生长阶段,16岁后才开始修剪和髓鞘化。颞叶主要负责加工听觉刺激和语言信息。④额叶位于脑的前部,

2、是大脑皮层最大的区域,它最迟发育完善,功能也最复杂,和学习的关系最为密切。⑤小脑位于脑的后下部,它负责人的运动协调,与平衡、调节身体姿势有关。⑥杏仁核,和我们的“本能”有关,决定的是较低级的反应。第二节心理发展的实质1、发展的定义:(P14)指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系统的连续性和有续的,模式化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心理发展的含义: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以改进,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大致体现为:①反应活动从混浊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化;②反应活动从不随意、被动向随意、主动演变;③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

3、④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注意:如果出成简答题,问“心理发展的含义是什么?”必须首先回答发展的定义。2、心理发展的实质:(P15)1)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发论观点:内发论观点认为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必须要牢记的几个人物以及其著名言论: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内发论观点以霍尔、彪勒为代表。以弗罗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2)个体心理发展的外铄论观点:外铄论观点认为心理发展完全取决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必须牢记的人物及其言论:行为主义学派的华生说过:“给我一打健康和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

4、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华生主张“教育万能论”。斯金纳继承了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3)个体心理发展的建构观点和社会文化历史观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3、心理发展的特点:(P20)①连续性和阶段性(斜坡与楼梯的关系,是质的飞跃阶段);②方向性和可塑性(不可逆性);19③常态发展和个别差异(不平衡性);④发展的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起到最大作用的时期);⑤历史和文化背景。1、生命的毕生发展观(P24)主要观点:①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因此,一生发展中任何阶段的经验对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没有哪一个年龄阶段对于发展的本质来说特别重要;②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

5、、多层次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各个方面,甚至同一方面的不同成分和特性,其发展的进程与速率是不相同的;③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年龄阶段的影响、历史阶段的影响、非规范事件的影响)。2、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模型:(P27)总体上来说发展是选择、最优化、补偿这三者的协调。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P29)佛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分为本我(潜意识)、自我(意识)、超我(前意识)。他为心理发展创建了独特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根据快感区域的不同将人的发展分为: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7岁)和生

6、殖期(12-20岁)。2.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P30)埃里克森不主张把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结为“性”的方面,而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他提出的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信任对怀疑(0-1岁)、自主对羞怯(1-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精力充沛感对颓废感(25-50岁)、完美感对沮丧感(50岁之后)。注意:这部分重点掌握一共几个阶段以及名称,每个阶段的特点次掌握。3.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P33)华生(行为主义创始人)的心理发展观:决定人发展的只能是环境和教育。斯金纳(新

7、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的心理发展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班杜拉的心理发展理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学习。4.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P37)维果茨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他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最近发展区”的思想:①含义:儿童的认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独立解决问题时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