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

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

ID:16110537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8

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_第1页
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_第2页
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_第3页
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_第4页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是重要的举措。它是教师之间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改信息共享,教法学法共享,彼此取长补短,提高劳动效率,提高教学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这是许多学校的成功经验,也符合新课改合作精神的成功做法。为了扎实开展备课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学,特制订如下制度:一、备课要求集体备课的大体思路为“五步法”:  个人研究——集体讨论——形成通案——个性化修改——教学反思根据我校以往的经验,本学期重点落实个人研究的环节,突出集体讨论的实效性,统一教学思路,提高修改的个性特色,注重教学反思。(一)集

2、体备课流程。  1、个人研究。  集体讨论之前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集体讨论的内容)。要研究教材、教参,了解学生,初步把握每课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及与现实结合点,并研究教法、学法、进行个人教学设计,形成初步的教学简案。  2、集体讨论  在个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讨论前,备课组长先对每位教师的简案检查签字,杜绝不进行个人研究,就盲目讨论的现象。讨论时,每个人根据个人简案,阐述教学设计。集体讨论后,统一重点、难点、能力点、德育点与现实结合点,优化教法、学法,优化教学设计,并进行通案撰写的分工。  3、形成通案  在集体讨论的基

3、础上,根据分工,形成凝结集体智慧的通案,教师个人将通案输入微机,并打印下发到备课组的每个老师。根据课时需要,通案必须在上课前二天打印下发。  4、个性化修改  教师个人在拿到通案后,根据个人的特长,所教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个性化修改,努力突出个人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特色教学。  5、教学反思  结合个人教学,及时进行反思。反思通案设计,反思个性修改,反思课堂教学上的得与失。  在进行教学的同时,教师又要对下一次集体讨论的教学内容进行先期的个人研究,……依次类推,形成循环。  (二)要求: 1、参与集体备课讨论时,每位教师必须端正态度,严肃认真,要充分

4、发表个人见解,集思广益,勇于开拓创新。  2、集体备课讨论时,要加强组织纪律,任何人不得请假,不得迟到、早退。届时学校组织人员进行检查。  3、备课组负责人要认真负责,主持好每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并做好记录,统计好参加人数(迟到、早退、旷会),及时上交。 (三)集体备课时间。各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的时间是定为需要上研究课、公开课之前一个月中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即语文是双周的星期四下午,数学是双周星期五下午,综合教研组是双周星期二下午。二、听课要求1、教师间应坚持互相听课,教师每期听课不少于10节,教导主任25节,;没有送完一届初中毕业班的教师每周必须听完2

5、节课以上,全期听课不少于30节,每节听课必须有心得体会记录,有被听课教师的签名。2、听课要提前1分钟到教室,遵守课堂要求,做好记录和评价,并与授课老师真诚的交换意见,确实达到听课的目的。3、禁止闭门造车、弄虚作假、形式主义、搞“突击”4、期中、期末学校要把听课纳入量化考核。5、听课形式:推门随堂听课(校长、教导处主任、部分教师不打招呼随时进课堂听课);公开课听课(由校统一组织的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和优质课评比)。任何教师不得拒绝其他教师听自己的课。凡属本学科的公开课,当节次同科无课的教师一律参加听课;有课的提前调整后参加听课。6、听课时要做到听、看、

6、记、思有机的结合。(1)听教师的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准确,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是否有创新的地方,教师的思维是否宽泛,学生是否踊跃参与课堂活动的全过程。(2)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板书是否规范合理,教学手段运用是否熟练,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3)记教学实录和教学评点。听课记录应全面、具体、详细,包括情境创设、教师点拨与引导、师生的双边活动、教法选择、学法运用、练习设计、教学反馈、课堂的亮点与失误等,还有对被听者的评析。(4

7、)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等等。7、听课后要积极参与评课,反馈要实事求是,以鼓励为主。8、外出听课后,要及时整理,总结出经验与体会,并向相关学科教师传达。三、评课要求评课实质是对课堂教学成败的实际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能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评课应围绕以下内容进行:(1)评教学理念。即从教学理念这一角度出发,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例,评议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2)评教材处理。即从教学内容处理角度,评议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得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

8、、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等;(3)评教法运用。即从教学方法处理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