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谁是猜拳高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谁是猜拳高手

ID:16111789

大小:17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8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谁是猜拳高手_第1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谁是猜拳高手_第2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谁是猜拳高手_第3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谁是猜拳高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宁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郑燕平 一、设计思路1、活动来源——真实生活情境大班幼儿好胜心强,喜欢竞赛性游戏,但常会为了赢输而起争执,原因之一是统计方法不合理,记不清输赢。本次活动通过“谁是猜拳高手”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探索统计方法,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2、活动定位——概括提升原有经验梳理、归纳、概括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本活动以经验呈现——概括提升——巩固运用为主线,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经验,感受统计的重要和有趣。3、教材价值——培养统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统计是探究性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本

2、活动不仅发展幼儿的计数、比较数量等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辩析的过程中学习统计记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统计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二、活动目标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在经验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三、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材料准备: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四、活动过程   主要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取队名,营造气氛“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2、猜输

3、赢,激发兴趣3、想办法,引出比赛“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游戏方法:男女对抗) =1*GB3①二人游戏 =2*GB3②集体交流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3*GB3③小结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2、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1*GB3①为失利

4、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2*GB3②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3*GB3③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你和几个人玩了?你赢了几次?”“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 =4*GB3④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   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教师观察

5、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鼓励幼儿质疑,强化正确方法“对于这些记录,你有什么意见或看不懂的地方?”3、初步分析比赛结果,选拔每队的猜拳高手4、总决赛,激发幼儿游戏兴趣5、教师小结比赛次数多的时候,记录可以帮我们的忙,记一记,数一数,比一比,就能知道比赛结果了,统计的方法真有用。分析统计记录旨在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引导质疑法鼓励幼儿在辩析中主动学习。  四、延伸1、引导幼儿自主交流比赛感受2、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运用统计方法联系生活,迁移经验内容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

6、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

7、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