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气象观测规范

农业 气象观测规范

ID:16114200

大小:624.00 KB

页数:120页

时间:2018-08-08

农业 气象观测规范_第1页
农业 气象观测规范_第2页
农业 气象观测规范_第3页
农业 气象观测规范_第4页
农业 气象观测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 气象观测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气象台站取得具有正确性、代表性、比较性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的技术规定。农业气象观测的二大任务:农作物生长环境中,物理要素和生物要素的观测和记载。物理要素—气象要素和有关土壤的要素。生物要素—生物的生长发育的特征和产量结构分析。作物分册第一章观测的组织1.1.1观测的目的和意义作物观测是农业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物的观测,鉴定农业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为农业气象预报、情报,以及作物的气候评价等提供依据,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服务。观测任务:1、国家局和省局指定。2、为当地服务,本

2、站自行确定。1.1.2观测的基本要求1、必须遵循平行观测的原则①一方面进行观测作物的环境物理要素(包括气象要素、田间土壤湿度)。②同时进行观测作物的发育期、生长状况和产量结构的观测。作物观测地段的气象条件和大气观测场应基本保持一致。?2、采取点面结合的观测方法(1)有相对固定观测地段。(2)农业生产关键季节、作物发育关键期和气象灾害、病虫害发生期进行大范围调查。3、建立健全观测工作的规章制度,保证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不断的提高。4、观测专人负责并相当稳定严格执行观测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严禁推测、伪造和涂改记录;不得缺测、漏测、早测、迟测

3、和擅自中断、停止观测;记录字迹工整。1.2观测地段观测地段是定期作物观测的主要基点,为了增强观测代表性,应在当地增加观测调查点。1.2.1观测地段选择的原则和要求1、观测地段必须具有代表性,地段要保持相当稳定。2、观测地段面积,一般为1公顷,不小于0.1公顷。3、地段远离建筑物、道路、河流和大型水体,尽量减少小气候影响(秧田和苗床除外)。4、作物大田生育状况调查,应选择生长状况和产量不同类型的田块,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调查应选择受灾程度不同的田块(作物品种和种类可不受限制)。5、选择观测地段应与土地使用的主人取得联系1.2.2观测地段分区观测地

4、段要分为四个区,作为四个重复,各项观测在4个小区内进行。要绘制观测地段分区和各类测点的分布示意图(农气簿-1-1)。1.2.3观测地段资料1、观测地段综合平面示意图(归档保存)①气象站位置②所有观测地段位置及编号。③观测场和观测地段的环境。④其他建筑物和障碍物。地段改变需重新绘制,归档保存。2、观测地段说明对所选定的观测地段逐一编写(记录在农气簿-1-1)。按规范要求填写,共为10项(其中育秧和苗床的地理环境应补写在最后),地段产量水平为最近3—5的水平。第二章发育期观测作物发育期的观测,是根据作物外部形态变化,记载作物从播种到成熟的整个生

5、育过程中出现的日期,以了解发育速度和进程,分析各时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鉴定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条件。2.1发育期观测的一般规定2.1.1观测作物和品种1、观测作物能代表当地主要种植作物的组合,要保持性又适应当地耕作制度改革的变化。2、观测作物品种为当地推广的良种并随之而更换。3、作物播期适宜切勿过早过迟,气象原因或耕作改制除外。4、观测作物的品种类型、熟性和栽培方式按观测规范要求如实填写。2.1.2观测次数和时间1、发育期两天观测一次,旬末必须进行巡视观测(含义为正常观测记载)。2、禾本科作物的抽穗(抽雄)、开花期必须每日观测。3、相邻

6、两发育期间隔时间长,在不漏测的前提下,不必两天观测一次,临近发育期必须恢复隔日观测。4、观测时间一般定在下午,作物开花在上午,亦在上午观测。2.1.3观测地点的选定1、测点位置在观测地段的4个区内,各选一个点并作标记,顺序编号,各发育期均在此观测。测点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交错排列,距田地边缘不小于2米,切勿将测点选定在田头、道路旁和入、排水口。2、测点选定时间作物出苗或移栽后,下一发育期前选定测点位置。3、测点面积(1)条播密植:宽为2—3行,长为1—2米。(2)穴播或稀植:宽为2—3行,每行15—20穴(株)。(3)撒播:面积为1平方米,秧

7、田或苗床0.25平方米。(4)套种作物按以上规定适当增加面积。4、观测植株的选择分蘖作物分蘖前以株为单位,分蘖后以茎为单位。(1)条播密植:不固定植株,分蘖作物分蘖前固定植株观测观测时每测点连续选25株(茎)。(2)稀植作物:定苗前不固定,定苗后固定植株观测观测时每测点连续选10株。(3)穴播(栽)作物:每测点连续固定5穴(丛)的植株观测每一发育期的第一次观测时,要统计各测点穴内的总株(茎)数,此总株(茎)数为观测的总株(茎)数。。(4)撒播作物:观测植株不固定,观测时选25株(茎)。(5)水稻拔节期,每穴取2个大茎;每测点取10个大茎观测

8、。小麦拔节因特征明显,亦按常规方法确定观测株数。。(6)间套作物和保护地栽培作物:亦按以上方法,按不同栽培规格确定观测株数。2.1.4发育期特征1、地段作物群体进入发育期,以观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