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阅读的整体感知训练

初一阅读的整体感知训练

ID:16115983

大小:4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8

初一阅读的整体感知训练_第1页
初一阅读的整体感知训练_第2页
初一阅读的整体感知训练_第3页
初一阅读的整体感知训练_第4页
初一阅读的整体感知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阅读的整体感知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阅读的整体感知训练教学目标:1、能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能理解关键词语、句子的意思3、能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写作思路教学难点:能理解关键词语、句子的意思本章知识网络:知识点: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导读1、注意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把握朗读技巧与层次,融入阅读体验,培养审美情趣、感悟语感。2、感受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赏析文章意境,训练阅读感知能力。3、理清思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生动而有层次地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精巧构思的写作方法,领会散文“形散而神

2、聚”的特征。4、整体概括。抓住比较明显的语言标志,在文字浅显的内容中去捕捉信息,感知文章的层次与层意。5、抓住主干。即文章中起提纲挈领作用的关键句段,迅速感知全文的主要意思。6、组合关键词。从句段中找出点示本段主要内容的词,组合起来,感受词语,概括全文内容。7、提取中心句寻找关键句,在段首、段中、段尾感受句式,感受文章的构思及美点。8、揣摩品味。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及词语。9、感悟理解。展开联想与想象,重品味语言,“披文以入情”,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10、注重积累。巧妙迁移,以读促写,“一切景语皆情语”,调动各种感

3、官去感觉,学习化虚为实、动静结合的写法,融入阅读体验,倾听自然天籁,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10【典型例题讲练】秋天的风秋天的风是一个顶惹人厌的顽皮孩子。  他唱着叫人讨厌的曲子;他撒着沙尘;他抛着石子;他敲着你的窗子;当你骂他的时候,他却做着鬼脸对你笑。  秋天的风从墙上爬过来,他走到院子里,看见一个穿红衣服的梧桐姑娘静静地站在那儿。她好像有点忧愁似的。  秋天的风走过去,粗鲁地推了她一下,推得梧桐姑娘前俯后仰地不容易站稳。她气得脸通红地骂着说:  “哪儿来的野孩子呀?你打算做什么!”  秋天的风伸着舌头,涎(xián)皮赖脸地说:“你真美

4、呀,来跟我跳个舞吧!”  梧桐姑娘气得浑身发抖。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无赖的孩子!你欺侮一个孤独的女孩子,是多么可耻呀!”她说到这里,就嘤嘤地哭起来了。  “好呀!你哭了吗?哭是女孩子的法宝,你以为把我吓坏了吗?  但是,梧桐姑娘哭得更伤心了。她向院子里四处望了一眼,可是没有谁在那儿,只有一张铁青着脸儿的石凳。他向来是很沉默的,而且他的年纪又很大,从来不喜欢多管闲事的。梧桐姑娘哭得更响了。秋天的风拉着梧桐姑娘的衣服说:“小姑娘,你别哭啦!跳个舞给我看,我就走了。”  但梧桐姑娘挣脱着秋风的手。嘶!嘶!她的红衣给撕破啦。一片又一片,掉

5、下来啦!  在一边沉默着的老石凳,实在看不过去了,他用那沙哑得吓人的声音斥责秋天的风说:“为什么你要欺侮她!赶快滚开去!”  秋天的风伸出手,摸摸老石凳的光头说:“嘻!老头儿你来打抱不平吗?但是你别以为我是一个平常的孩子,见了老头儿会吓倒的!”  “唉,你太顽皮了啊!不尊敬老年人的孩子,会受到责罚的!”老石凳气呼呼地叹了一口气,脸显得更青了。  “你说什么鬼话!老头儿值多少钱一斤哪?老头儿才不值得尊敬呢。”  老石凳气得说不上话来了。他的脸变得青里夹白,白里夹青,谁只要一看到,就可以知道他已经气得不能再多气一下了。  秋天的风在院子里胡闹了

6、好久。把梧桐姑娘的红衣服撕得粉碎,又把这些碎衣服片弄在石凳的光头上。  秋天的风,真是一个野孩子,没有爸爸和妈妈,也没有老师教他。他这样到处乱闹,不知恼怒了多少人家。到现在,他还在乱来,说不定他也常常到你家的院子去,我想:你是不会喜欢他的吧!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整体感知)2、请找出文章中表现“秋天是一个顶惹人厌的顽皮孩子”的词语。(品味词语的表达作用)3、文章结尾说“说不定他也常常到你家的院子里去”,请想象秋风到你家院子里的情景,把它描写下来,(锤炼语句)4、“老石凳”在文中出现有什么作用?(体会故事情节的波澜)5、秋风如此顽

7、皮,你认为作者对他的感情怎样?(领会作者情感倾向)10解题模式小结:1.概括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答:A、谁做了什么事?B、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2.品味句子和关键词:最好找词语点评或整体点评:即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答: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B、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C、深层含义: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3.描写的种类及作用:(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

8、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描写的种类:一是人物描写:A正面描写:a肖像描写b外貌描写c神态描写d动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