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落惊风雨》专题测试

《笔落惊风雨》专题测试

ID:16116847

大小:3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8

《笔落惊风雨》专题测试_第1页
《笔落惊风雨》专题测试_第2页
《笔落惊风雨》专题测试_第3页
《笔落惊风雨》专题测试_第4页
《笔落惊风雨》专题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笔落惊风雨》专题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笔落惊风雨》专题测试《笔落惊风雨》专题测试编制:李玉林使用:高二(11、12)姓名班级小组一、选择(18分)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ú)峥嵘(zhēng)扪心自问(mén)睇眄(tì)B.霓裳(ní)潦倒(liáo)激浊扬清(zhú)遏制(è)C.冷涩(sè)贬谪(zhè)命途多舛(chǎn)涸辙(hé)D.偏僻(pì)闾巷(lǔ)睢园绿竹(suī)捧袂(mèi)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寥若辰星坐收鱼利黯然销魂民生凋敝B.蓬门荜户霜雪初霁珠连璧合博闻强识C.张惶失措饱经苍桑猝不及防

2、见贤思齐D.同仇敌忾聊以自慰一笔勾销夏行秋令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13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B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C.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容词美丽。D.敢竭.鄙怀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到:“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描绘了“五陵年少”挥霍无度,琵琶女倍受宠爱的情景。北宋宰相寇准,生活极度腐化,也常在宴会上叫人拿绫绡赏给歌女。寇准的侍妾写了一首绝句《呈寇公》讽刺他。下面排出的诗句残缺不全,需要补缀。请选出适当的一组。()□①一□清歌一□绫,②美人□自意嫌□。③不□织女萤窗,④几□抛□得织成。A.①只,匹②尚,差③晓,里④岁,梭B.①

4、支、条②还,少③明,中④月,丝C.①曲,束②犹,轻③知,下④度,梭D.①首,丈②竟,少③管,上④日,丝13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谋动干戈于邦内B.但闻人马之行声/但见悲鸟号古木C.临帝子之长洲/申之以孝悌之义D.酌贪泉而觉爽/佳木葱茏而可悦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2分,每小题3分)①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

5、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②13“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做背影;但反过来说,这个

6、庭院因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③“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气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阒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存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④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

7、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小院就是仿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反映出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7.下列对第一自然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13)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C.作者引用唐诗是来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8.下

8、列说法与“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的”不一致的一项是()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