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教学ppt课件

音韵学教学ppt课件

ID:16123619

大小:951.51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8-08-08

音韵学教学ppt课件_第1页
音韵学教学ppt课件_第2页
音韵学教学ppt课件_第3页
音韵学教学ppt课件_第4页
音韵学教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音韵学教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语音韵学赵日新2009年9月本课程参考书目丁声树、李荣1984《汉语音韵讲义》,上海教育出版社。又载《方言》198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04《方言调查字表》,商务印书馆。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林焘、耿振生2004《音韵学概要》,商务印书馆。罗常培1962《汉语音韵学导论》,中华书局。董同龢2001《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耿振生1992《明清等韵学通论》,语文出版社王力1981《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王力1985《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王力1980《汉语史稿》,中华书局。王力1991《汉语音韵》,中华书局。李新魁1986《汉语音韵学》,

2、北京出版社。潘悟云2000《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教育出版社。魏建功1996《古音系研究》,中华书局。第一章绪论一、音韵学的性质和功用1、音韵学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历史语音学(Chinesehistoricalphonetics),是研究历代的汉语语音系统、汉语语音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汉语音韵学最初属于传统的语文学,后来传统语文学发展为汉语语言学,而汉语音韵学也就成为了其中的一门分支学科——汉语语音学。b[p]p[ph]m[m]f[f]d[t]t[th]n[n]l[l]z[ts]c[tsh]s[s]zh[t]ch[th]sh[]r[]j[t]q[th]x[

3、]g[k]k[kh]h[x]普通话声母表帮滂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来精清从心邪知徹澄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日见溪群疑晓匣影云以中古音声母关于共时语音系统与历时语音变化规律: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单元音韵母i[]i[i]u[u]ü[y]无韵尾韵母ɑ[]iɑ[i]uɑ[u]?o[o]uo[uo]e[]ê[]ie[iE]üe[yE]er[]复元音韵母ɑi[ai]uɑi[uai]元音韵尾韵母ei[ei]uei[uei]ɑo[ɑu]iɑo[iɑu]??ou[ou]iou[iou]??带鼻音韵母ɑn[an]iɑn[in]uɑn[uan]üɑn[yn]鼻音韵尾韵母en[n]in[i

4、n]uen[un]ün[yn]ɑnɡ[ɑN]iɑnɡ[iɑN]uɑnɡ[uɑN]?enɡ[N]inɡ[iN]uenɡ[uN]onɡ[uN]ionɡ[yN]中每古个韵韵母摄系又统分有开十合六口摄和二一百二零三六四韵等古四声:平、上、去、入今北京: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今济南:阴平213、阳平42、上声55、去声21今太原:平声11、上声53、去声45、阴入2、阳入54今南昌:阴平42、阳平24、上声213、阴去45、阳去21、阴入5、阳入21今梅县:阴平44、阳平11、上声31、去声52、阴入1、阳入5今温州:阴平33、阳平31、阴上35、阳上24、阴去42、阳去1

5、1、阴入313、阳入213北京话古今调类比较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平清声母夫汤妻诗浊声母次浊门难牛油全浊符糖齐时上清声母府短酒纸浊声母次浊米老藕有全浊妇稻旱似去清声母富对去试浊声母次浊慢浪岸用全浊附盗汗寺入清声母哭桌出瞎革国博节谷铁北百客阔必式浊声母次浊木绿日叶全浊白敌学直韵母声母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双唇音b、p、m++限u唇齿音f+限u舌尖中音d、t+++n、l+舌面j、q、x++舌根音g、k、h++舌尖后音zh、chsh、r++舌尖前音z、c、s++++++为什么普通话里声母为[mnl]的阴平字特别少?为什么普通话里[kakha]音节的字特别少?为什么普通话话里[tnthn]

6、音节的字特别少?为什么普通话里撮口呼韵母特别少?2、汉语音韵学和汉字学、训诂学、语法学、考古学、校勘学、方言学、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1)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要研究汉语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用,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要建立汉语语音史,必须把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而要知道汉语各个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研究。学习音韵学可以使我们了解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变化状况。了解汉语语音过去的面貌,有助于我们认识今天汉语方言分歧的现象。对汉语方言现象有一个清晰的历史规

7、律性的了解,是研究方言必不可少的方面,没有音韵学的帮助,这种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各地方言演变的速度有快有慢,通过排比同一音类的不同音值表现,就可以为方言语音的历史发展理出一条线索。(2)音韵学是训诂学的工具训诂学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意义的一门传统学问。与训诂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献学等,其中音韵学与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的得力工具,因为训释词义,往往需要通过语音说明问题。凡是有成就的训诂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