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

ID:16135043

大小:9.30 MB

页数:118页

时间:2018-08-08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_第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_第2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_第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_第4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用网络技术教程目录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2第二章网络传输介质8第三章组建简单网络23第四章网络协议与标准31第五章网络寻址44第六章网段分割58第七章路由技术62第八章建设TCP/IP局域网74第九章广域网85第十章互联网接入技术102第十一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110118实用网络技术教程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尽管电子计算机在上世纪40年代研制成功,但是到了30年后的80年代初期,计算机网络仍然被认为是一个昂贵而奢侈的技术。近20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和计算机技术本身一样

2、精彩纷呈,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1.1早期的计算机通讯在PC计算机出现之前,计算机的体系架构是:一台具有计算能力的计算机主机挂接多台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没有数据处理能力,只提供键盘和显示器,用于将程序和数据输入给计算机主机和从主机获得计算结果。计算机主机分时、轮流地为各个终端执行计算任务。这种计算机主机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就是最早的计算机通讯。图4.1计算机主机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尽管有的应用中计算机主机与终端之间采用电话线路连接,距离可以达到数百公里,但是,在这种体系架构下构成

3、的计算机终端与主机的通讯网络,仅仅是为了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对话,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网络通讯。1.1.2分组交换网络一直到1964年美国Rand公司的Baran提出“存储转发”和1966年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Davies提出“分组交换”的方法,独立于电话网络的、实用的计算机网络才开始了真正的发展。分组交换的概念是将整块的待发送数据划分为一个个更小的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安装上报头,构成一个个的数据分组(Packets)。每个Packet的报头中存放有目标计算机的地址和报文包的序号,网络中的交换机根据数据这样的地

4、址决定数据向哪个方向转发。在这样概念下由传输线路、交换设备和通讯计算机建设起来的网络,被称为分组交换网络。118实用网络技术教程图4.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络的概念是计算机通讯脱离电话通讯线路交换模式的里程碑。电话通讯线路交换的模式下,在通讯之前,需要先通过用户的呼叫(拨号),有网络为本次通讯建立线路。这种通讯方式不适合计算机数据通讯的突发性、密集性特点。而分组交换网络则不需要实现建立通讯线路(?“实现建立通信线路”这句话不通),数据可以随时以分组的形式发送到网络中。分组交换网络不需要呼叫建立线路(?“呼叫建立线路”这样的说法让人不

5、太理解)的关键在于其每个数据包(分组)的报头中都有目标主机的地址,网络交换设备根据这个地址就可以随时为单个数据包提供转发,将之沿正确的路线送往目标主机。美国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于1969年12月投入运行,被公认是最早的分组交换网。法国的分组交换网CYCLADES开通于1973年,同年,英国的NPL也开通了英国第一个分组交换网。到今天,现代计算机网络:以太网、帧中继、Internet都是分组交换网络。1.1.3以太网以太网目前在全球的局域网技术中占有支配地位。以太网的研究起始与1970年早期的夏威夷大学,目的是要解决多台计算机同

6、时使用同一传输介质而相互之间不产生干扰的问题。夏威夷大学的研究结果奠定了以太网共享传输介质的技术基础,形成了享有盛名的CSMA/CD方法。图4.3以太网以太网的CSMA/CD方法是在一台计算机需要使用共享传输介质通讯时,先侦听该共享传输介质是否已经被占用。当共享传输介质空闲的时候,计算机就可以抢用该介质进行通讯。所以又称CSMA/CD方法为总线争用方法。与现代以太网标准相一致的第一个局域网是由施乐公司的RobertMetcalfe和他的工作小组建成的。1980年由数字设备公司、英特尔公司和施乐公司联合发布了第一个以太网标准Ether

7、net。这种用同轴电缆为传输介质的简单网络技术立即受到了欢迎,在80年代,用10Mbps以太网技术构造的局域网迅速遍布全球。1985年,电气和电子工程学会IEEE发布了局域和城域网的802标准,其中的802.3是以太网技术标准。802.3标准与1980年的Ethernet标准的差异非常小,以至同一块以太网卡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802.3数据帧和Ethernet数据帧。上世纪80年代PC机的大量出现和以太网的廉价,计算机网络不再是一个奢侈的技术。10Mbps的网络传输速度,很好地满足了当时相对较慢的PC计算机的需求。进入90年代,计算机

8、的速度、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越来越高,100Mbps的以太网技术随之出现。IEEE100Mbps以太网标准,被称为快速以太网标准。1999年IEEE又发布了千兆以太网标准。需要回顾的是令牌网、FDDI网,甚至ATM网络技术对以太网技术的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