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清丰话儿化韵研究

河南清丰话儿化韵研究

ID:16138060

大小:76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8

河南清丰话儿化韵研究_第1页
河南清丰话儿化韵研究_第2页
河南清丰话儿化韵研究_第3页
河南清丰话儿化韵研究_第4页
河南清丰话儿化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清丰话儿化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南清丰话儿化韵研究-大学语文论文河南清丰话儿化韵研究张振华(河南化工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42)[摘要]本文对清丰话儿化韵作了比较全面细致的描写和分析,对这些儿化韵的来源进行了整合,并对清丰话儿化韵的规律作了探索和归纳,以期对普通话儿化韵的研究有借鉴意义。[关键词]清丰话;北方方言;儿化韵[中图分类号]H1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7-0025-04一、清丰县概况清丰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春秋属卫,名顿丘。东汉末年,曹操曾任顿丘令。

2、隋朝时,境内大孝子张清丰遐迩闻名,唐大历七年(公元772年),由朝廷颁诏,析顿丘、昌东置县,钦定为清丰县。清丰至今仍被称为“孝道之乡”。清丰县隶属濮阳市,距市中心15公里。清丰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中原油田腹地,东与山东菏泽、莘县毗连,西北隔卫河与河北省魏县相接。全县辖15个乡、3个镇,514个行政村,总人口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万人,总面积8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6万亩。清丰县相传为颛顼故里,世居炎黄子孙。到元末明初,因连年兵荒,人丁巨减;明王朝为恢复和发展中原生产,维护其统治地位,

3、从明初至永乐年间,曾先后多次迁山西户民至中原,部分移民相继定居清丰县境,故当地有“祖先来自山西洪桐县大槐树下”的说法。长期以来,由于受“多子多福”“早得子,早得济”等陈腐观念的影响,清丰县早婚、早育、多育现象普遍存在,人口增长比较快。清丰县的民族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有回族、满族、高山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基诺族、朝鲜族、土家族等。清丰县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当地农民思想比较传统、保守,对新事物、新思潮大多持排斥的态度。由于和外界交流较少,当地消息比较闭塞,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最近几年,农村出外打工的人口才

4、慢慢增多,他们带回了很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二、清丰话的儿化韵及儿化韵的来源(一)清丰话的儿化韵清丰话中共有41个平舌韵,这些韵母都能儿化,只是使用频率高低的区别。清丰话的韵母虽然比普通话的多,但是这些韵母儿化后形成的儿化韵却比普通话的少,只有17个。这17个儿化韵分别是:(二)清丰话儿化韵的来源清丰话中的41个平舌韵儿化后合并形成了17个儿化韵,下表显示了这17个儿化韵的来源:(三)清丰话儿化的规律根据儿化时韵母的发音能否与卷舌动作同时共存,可以把儿

5、化对韵母结构的影响大致分为两类:不改变韵母结构就可以跟卷舌动作同时共存的现象和必须改变原韵母结构才能跟卷舌动作共存的现象。第一类,不改变韵母结构就可以跟卷舌动作同时共存。这一类又有两种情况:【参考文献】[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王理嘉.音系学基础[M].语文出版社,1991.[3]瞿蔼堂,劲松.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4]张振华.河南清丰话音系[J].现代语文,2012(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