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月份的雅称、年龄称谓及称呼大全

各种月份的雅称、年龄称谓及称呼大全

ID:16162149

大小:137.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8-08

各种月份的雅称、年龄称谓及称呼大全_第1页
各种月份的雅称、年龄称谓及称呼大全_第2页
各种月份的雅称、年龄称谓及称呼大全_第3页
各种月份的雅称、年龄称谓及称呼大全_第4页
各种月份的雅称、年龄称谓及称呼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各种月份的雅称、年龄称谓及称呼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历月份的雅称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征月 华岁 早春 孟春 新正二月:丽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 命月三月:桃月绸月季月莺月晚春暮春蚕月 桐月 晓春 鸢时四月: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和初夏余月 孟夏 正阳 朱明五月:蒲月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六月:荷月焦月署月精阳溽暑季暑且月伏月七月:瓜月巧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凉月  八月: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九月:菊月暮商霜序朽月季秋玄月青女月三孟秋十月:良月露月初冬开冬阳月冬飞阴月十一月:畅月葭月仲冬幸月龙潜月十二月:冰月腊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末冬嘉平穷节星

2、回节 秋天的雅称集锦1. 三秋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三秋”有时也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如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再如唐代杜审言《登襄阳城》中有“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之句。 2. 九秋整个秋季共分为九旬,故古人有时也用“九秋”来代称秋天。如晋代诗人张协的《七命》诗曰:“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飙。”再唐代白居易《望月有感》诗曰:“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3. 金秋或“金天”按五行(水火木金土)推演,秋属

3、金,故称“金秋”或“金天”。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一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而唐初另一位诗人陈子昂在《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也有这样的句子:“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4. 素秋或素节古人认为,秋天的颜色为五色(青赤白黑黄)中的“白”,故称。有时指重阳节,有时则泛指秋天。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在《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云:“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再如唐代廖匡图在《松》中有云:“直待素秋摇落日,始将凡木斗荣枯。”5. 金素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编撰的《昭明文选》辑

4、南朝宋代山水诗人谢灵运《永明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术职期阑署,理棹变金素”。李善注:“金素,秋也。秋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 6. 素商、商秋按古代“五行”之说,秋天色尚白,属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商”的音阶,故秋天又称素商。元朝马祖常《秋夜》诗云:“素商凄清扬微风,草根知秋有鸣蛩。”又因晚秋寒风凄厉,与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商”音相应,故名商秋。晋代潘尼《安石榴赋》中有句云:“商秋授气,收毕敛实。” 7. 劲秋指肃杀的寒秋,因秋风劲吹,故名。晋代陆机《文赋》中有句曰:“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5、 8. 泰秋、白藏泰,物丰,谓其时安泰吉祥。《管子·山国轨》有这样的记载:“泰秋,民令之所止,令之所发。”按五色学说,秋色为白,秋又为收获储藏季节,故称。如《尔雅·释天》曰:“秋为白藏,冬为玄英。” 9. 西陆古代指太阳运行到西方七宿的区域,本为二十八宿中昴宿之别称,后亦代称秋天。如晋代司马彪《读汉书》一文中就有“日行西陆之秋”之句,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中亦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10.爽节26秋季天高气爽,故有此称。南朝齐诗人谢脁《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之一》中就有“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

6、…渊情协爽节,咏言兴德音”的句子。有时也代指重阳节,如唐代李适《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一诗中有句曰:“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各种年龄的雅称古人创制了各式各样的年龄称谓,很多今天还在继续使用。0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2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8岁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

7、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9岁九龄:为9岁。13岁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

8、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十三:为13岁。15岁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