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总复习闯关密训历史卷专题09 古代中国的经济

2013高考总复习闯关密训历史卷专题09 古代中国的经济

ID:16165059

大小:481.2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8

2013高考总复习闯关密训历史卷专题09 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1页
2013高考总复习闯关密训历史卷专题09 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2页
2013高考总复习闯关密训历史卷专题09 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3页
2013高考总复习闯关密训历史卷专题09 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4页
2013高考总复习闯关密训历史卷专题09 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高考总复习闯关密训历史卷专题09 古代中国的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考查知识点基础中档稍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2316手工业的发展456商业的发展7131418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810911121517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吕氏春秋》中记载的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在此神农指出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来源:学科网]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C.废除井田制的必要性D.自然经济的优越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特征。材料主要介绍了不耕不织的后果是受饥受寒,因此主要讲男耕女织

2、的重要性。选项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2.如图,下列关于图的认识,正确的有()①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②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③唐代,在北方黄河流域一带出现④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④3.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它们的使用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重农抑商B.南稻北粟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答案】C[来源:学科网]【解析】上图是古代农业动力和农业工具的演变,体现了小农经济不断前进。三幅图片不能体现古代的农业政策及农业种植物的区域特色,故选项AB不符合题意;而D项男耕女织的关系在图片中不能

3、体现,故D项也不正确。4.元朝时期将工匠编入专门的“匠籍”,称做“匠户”,规定其身份世袭,不得脱籍改业;明代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允许班匠以银代役;清顺治年间宣布废除“匠籍”。上述变化(   )①体现出古代官营手工业管理体制的调整②使统治者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征调各类工匠③反映了官营手工业者人身依附关系的日趋松弛④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北宋诗人苏轼在《石炭并引》记载:彭城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

4、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下列对材料解析不准确的是()A.北宋已经开始使用煤作为冶铁燃料B.北宋时期由煤冶炼出来的兵器异常锋利C.北宋的冶铁供风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D.北宋煤的推广使用部分取代了木材的作用6.清代学者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一记载反映了A.棉布已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B.棉花种植由边疆地区向内地扩展C.棉纺织技术不断革新并日益推广D.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答案】A【解析】材料主要表现了棉的作用及地位——“老少贵贱无不赖之”。选项只有A项是关于棉作用的表述。7.研究华商历史的

5、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材料中“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指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B.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D.闭关锁国不利于商业的

6、发展8.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B【解析】材料从商品种类和交通运输两个方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活跃。但是不存在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也没有雇佣关系。9.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D.对市场

7、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10.有史书记载:明朝时期,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长期如吾土,则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顷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当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大量棉花纺织品投入市场C.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业中心D.商品经济渗透浙江农村11.“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B.私营手工业规模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