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146-2018 地下铁矿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DB37∕T 3146-2018 地下铁矿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ID:16182940

大小:3.07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8-08-08

DB37∕T 3146-2018 地下铁矿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_第1页
DB37∕T 3146-2018 地下铁矿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_第2页
DB37∕T 3146-2018 地下铁矿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_第3页
DB37∕T 3146-2018 地下铁矿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_第4页
DB37∕T 3146-2018 地下铁矿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7∕T 3146-2018 地下铁矿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 73.020D00     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3146—2018     地下铁矿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DetailedruleforthesystemofscreeningforandeliminationofindustrycommerceandtraderisksofworksafetyaccidentsofUndergroudironore2018-02-24发布2018-03-24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7/T3146—2018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

2、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临沂会宝岭铁矿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历波、张纪堂、张善宣、葛程、于海波、胡冰、付纪森、李茂、周涌、孟辉、蒋春鹏。81DB37/T3146—2018引  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事故预防原理和地下开采铁矿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山东省地下开采铁矿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地下开采铁矿企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证各类安全措施有效全面的实施,保障作业

3、人员的安全,促进企业安全发展。81DB37/T3146—2018地下铁矿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下开采铁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隐患分级和分类、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隐患排查的效果、持续改进等。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地下开采铁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30

4、13-2017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3 术语和定义DB37/T2883-20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体系建设4.1 概述地下开采铁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包括成立组织机构、制度建设、编制隐患排查清单、实施全员培训等4个步骤。4.2 成立组织机构企业应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体系建设领导机构,可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机构合并运行,明确各成员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职责,领导、组织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对体系建设、运行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4.3 制度建设4.3.1 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

5、理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应提出具体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管理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协调、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培训交流、督查考核等方面制定措施。可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一并制定。4.3.2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81DB37/T3146—2018规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层次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规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内容及实施流程,确定隐患整改、验收工作流程等。1.1.1 培训教育制度规定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各基层单位培训教育职责,规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投入等的制定原则和标准

6、,明确岗位工熟知本岗位隐患排查清单的学习义务。可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一并制定。1.1.2 运行管理考核制度规定各部门、各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运行流程和考核标准,包括:排查实施、隐患报告、隐患治理、验收审核和考核奖惩等内容。1.2 编制隐患排查清单1.2.1 确定排查主体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机构特点,结合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管控层级的划分,确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主体,按照对应的管控层级,对所有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排查。例如:确定公司、专业、区队、岗位等排查主体,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覆盖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的隐患排查责任主体。1.2.2 确定排查周期企业应根据

7、排查组织级别,结合风险点及危险源特性,确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周期。排查周期包括:每班一次、每周一次、每旬一次、每月一次等。隐患排查周期可根据安全形势的变化、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等情况适当增加。1.2.3 确定排查内容企业应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确定的所有管控措施和法律法规对安全管理的要求作为隐患排查内容。1.2.4 编制隐患排查清单企业确定隐患排查主体、排查周期、排查内容后,应按照DB37/T3013-2017中6.2要求编制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