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屑灰岩及白云岩的镜下鉴定

生屑灰岩及白云岩的镜下鉴定

ID:16183409

大小:18.61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8-08-08

生屑灰岩及白云岩的镜下鉴定_第1页
生屑灰岩及白云岩的镜下鉴定_第2页
生屑灰岩及白云岩的镜下鉴定_第3页
生屑灰岩及白云岩的镜下鉴定_第4页
生屑灰岩及白云岩的镜下鉴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屑灰岩及白云岩的镜下鉴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屑灰岩和白云岩的镜下鉴定2010-11-10一、生屑灰岩的镜下鉴定鉴定生物碎屑的意义1、化石颗粒是大多数碳酸盐岩常见的碎屑组分,也是灰岩分类的重要依据。2、化石组合可以用来划分区域性地层剖面,有的标准化石还可以确定大的时代。3、对于划分和对比细层,搞清生储盖的有力层段和有利相带起着较大的作用。(一)古生物知识补充构成生物碎屑的主要古生物有:(1)钙质藻类(2)原生动物:古杯、海绵、有孔虫类(3)棘皮类:海百合、海胆等(4)软体动物:双壳类(瓣鳃类)、腹足类、头足类、锥壳类。(5)腕足类(6)苔藓动物(7)节肢动物:三叶虫、介形虫(8)腔肠动物:珊瑚、层孔虫1、藻类(Algae)(1

2、)非骨架藻:蓝绿藻(蓝藻)(2)骨架藻:绿藻、红藻。蓝绿藻(蓝藻)绿藻红藻2、原生动物——古杯古杯动物复原图岩石风化面上的古杯古杯纵切面2、原生动物——海绵海绵动物2、原生动物——有孔虫各种有孔虫的雕塑有孔虫的各个切面3、棘皮动物(1)海胆(2)海百合海胆海百合4、软体动物——双壳类(半鳃类)现代双壳类双壳类结构4、软体动物——腹足类现代腹足类腹足类的结构4、软体动物——腹足类鹦鹉螺菊石4、软体动物——锥壳类软舌螺壳体形态软舌螺复原图软舌螺化石5、腕足类现代舌形贝(海豆芽)腕足类化石6、苔藓动物苔藓虫7、节肢动物三叶虫化石现代介形虫介形虫化石8、腔肠动物现代珊瑚层孔虫化石(二)生物碎

3、屑灰岩的镜下鉴定主要鉴定内容:1、矿物成分2、形态3、构造4、生活习性和沉积环境5、显微结构注:●:常见矿物(原始矿物)组成化石主体○:少见矿物组成化石主体D:附属矿物组成附属器官或者混入其他矿物间▲:次生矿物生物死后和埋藏后转化的矿物成分化石类型钙镁碳酸盐低镁方解石高镁方解石低镁-方解石-文石文石原白云石棘皮动物▲●节肢动物三叶虫●介形虫●软体动物头足类D▲○●腹足类▲○●双壳类▲○●腕足动物●苔藓动物●○蠕虫动物●○腔肠动物珊瑚●四射○八射○八射●六射层孔虫●○○海绵动物●○原生动物有孔虫●○有些轮虫○藻类植物▲●红藻●绿藻●古藻●1、矿物成分2、形态:生物碎片的形态主要指的是薄

4、片切面的形态,有一般有三个面:即横切面、纵切面和弦切面。我们在薄片中尽可能多找几个切面,有利于恢复生物化石的原始形态。生物碎片的形态主要由球形、椭球形、等轴形、螺旋形和条带状等。3、构造:如示顶底构造。4、生活习性及沉积环境可以通过生物碎屑的分选磨圆程度以及灰泥的含量来判断沉积环境的水动力强度和能量强弱。5、显微结构(1)粒状结构(2)单晶结构(3)纤状结构(4)柱状结构(5)片状结构显微结构——粒状结构粒状结构:由光性方位不一致,三向大致等轴的方解石或文石集合体组成。①胶粒结构:由钙质或有机质胶结稍大的方解石、石英粉砂或其他碎屑而成。见于蓝藻、红藻、低级有孔虫等。②隐粒结构:由<0

5、.5-1微米的方解石或文石颗粒组成,因颗粒太细,又常含有机质,在单偏光下发暗不透明。常见于蓝绿藻、红藻、部分有孔虫、层孔虫及珊瑚幼年期硬体,蜓壳的致密层也由它组成。③微粒结构:由1-10微米方解石颗粒组成,色稍浅,微透明。常组成红藻的细胞壁、有孔虫内层、海绵体壁和骨针、古杯体壁、某些珊瑚和苔藓虫的幼年期硬体。④晶粒结构:由>10微米的亮晶方解石镶嵌而成。主要由文石转化而成,或由微粒、纤状和片状结构强烈重结晶而成。包括绿藻、软体动物以及六射珊瑚,海绵体壁和大骨针多为晶粒结构。一般重结晶而成的次生晶粒不如文石转化的经历均一。A、胶粒外壳B、珊瑚纵切面隐粒结构(黑色)C、微粒结构D、钙质海

6、绵骨针晶粒结构钙质生物化石的粒状结构显微结构——单晶结构单晶结构:骨片由单一的晶体组成,消光一致,按晶体组成、消光特征分为:①连生晶体结构:由单晶方解石组成,呈一致消光,有时可见解理纹,为海百合骨板的主要特征。②网格单晶结构:是海胆类的主要特征。原生方解石与后来充填的次生方解石光性方位不一致,但是本身分别一致消光。③薄壁单晶结构:呈平行消光,仅见于窗格苔藓虫科的间壁、中棱和红藻翁格达藻的细胞壁中。A、单晶结构立体示意图(正交偏光下)左边为连生单晶结构,右边为网格单晶结构C、海胆骨刺,单晶结构B、海百合,连生单晶结构D、海参骨片及骨刺钙质生物化石的单晶结构显微结构——纤状结构纤状结构:

7、由平行或放射状排列、单向延长的方解石或文石组成,按晶体大小和形状分为五种:①层纤结构:纤体大多垂直于基面生长(也有斜交的),随基面弯曲而改变方向。具有层纤结构的化石有珊瑚、层孔虫、介形虫、某些有孔虫、苔藓虫以及腕足类、瓣鳃类、腹足类、头足类和掘足类壳的外层。层纤结构随化石切面方向不同而有所变化:纵切面在单偏光下纤体与下偏光垂直时界线较清晰,正交偏光下转动物台呈前进波状消光。横切面中,纤体呈微粒状,但似均质,较明亮,呈不均一波状消光。②柱纤结构:纤体沿基线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