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近代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主要派别间的关系

试析中国近代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主要派别间的关系

ID:16186247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8

试析中国近代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主要派别间的关系_第1页
试析中国近代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主要派别间的关系_第2页
试析中国近代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主要派别间的关系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析中国近代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主要派别间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中国近代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主要派别间的关系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近代中国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社会性质的变化,许多人对中国社会的前途与命运提出不同的挽救方案,从而分化出许多社会阶级与阶层。其中以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最为典型。下面让我们来分析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主要派别间的关系。一、地主阶级抵抗派与洋务派1.相同点(1)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2)目的都是维护清朝统治。(3)都主张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维护统治。(4)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都具有一定进步作用。2.不同点(1)从身份地位看,抵抗派主要是地主阶级中的爱国知识分子;洋务派一般是拥有实权的大官僚。(2)从目的看,

2、抵抗派主要是“制夷”;洋务派学习西方的主要是镇压人民的反抗,也有抵御外侮的企图。(3)从实践情况看,抵抗派由于地位较低,其学习外国的主张并未真正推行;洋务派大权在握,其主张付诸实践,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二、地主阶级顽固派和洋务派1.相同点(1)阶级本质相同: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2)根本目的相同:都是维护清政府统治,在这方面二者无本质区别。2.不同点巩固清政府的手段不同:顽固派盲目排外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统治,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来维护统治。三、地主阶级顽固派、洋务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1.顽固派、洋务派、维新派在保留君主制的问题是一致的。顽固派和洋务派在维护封建君主制制度方面

3、一致。维新派主张实行资本主义性质的君主立宪制。2.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在学习外国的问题上与顽固派有区别,与维新派的主张有一致的方面,但在是否兴民权的问题上,洋务派和顽固派立场一致,反对维新派兴民权的主张。3.顽固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洋务派能够看到西方先进的东西,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实际上主张在不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应变”,二者有区别,维新派则主张改良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4.顽固派与洋务派的政治立场一致,他们一致攻击维新思想,由于维新变法法令直接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因此他们发动政变,扼杀了维新运动,打击维新派。5.顽固派是维

4、护封建制度,阻止历史前进的反动势力。洋务派虽然在政治上与顽固派有一致的一面。但他们兴办了一批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洋务派和维新派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积极关系。四、资产阶级维新派、立宪派与革命派1.相似之处(1)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都对清朝的统治不满,要求改变这种现状。(2)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3)都学习和传播了西方的思想文化。(4)立宪派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革命派的活动。2.不同之处(1)维新派、立宪派都要求保留清王朝;而革命派则要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

5、)维新派、立宪派反对用革命的手段和方式;革命派则坚持用武装起义的手段。(3)维新派、立宪派反对变更封建土地制度;革命派则要求平均地权,实行土地国有政策。(4)立宪派反对革命派和支持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是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它们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但由于所处的时代和阶层不同,决定其具有程度不同的局限性,但它们的政治活动都推动了当时中国社会朝着近代化的方向不断地迈进。五、资产阶级激进派与革命派1.相同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都主张实行民主政治。2.不同点孙中山的着眼点在于建立民主的政治体制,陈独秀等人要建立的是近代

6、社会深层次的政治文化,即近代民主生活背后的价值观念体系,其出发点是个人,追求的目标是“人权”,即个人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自由权利。孙中山等革命派比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更加现实,他是从把握近代中国最迫切的任务出发的。但是孙中山没有充分认识到,政治革命不能取代思想革命,建立起以自由民主观念为核心的政治文化,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必要前提。共和制度不仅要有形式,还要有灵魂。所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思想体现了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六、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所代表社会进步的方向1.地主阶级抵抗派:使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清朝军事装备的落后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威胁

7、。2.洋务派:在19世纪中期推进了洋务运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维新派:在19世纪末起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4.革命派: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宣传了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合理性,为辛亥革命作了舆论准备。5.激进派: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