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ID:16190493

大小:88.5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8-08

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_第1页
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_第2页
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_第3页
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_第4页
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新农村建设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后,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已有的各种研究就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国内外发展经验与模式的比较,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等方面展开了讨论。本文在概述前人有关著作和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研究一、前言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这个“新农村”是相对于旧中国的“就农村”而言的。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又一次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这个“新农村”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前

2、的农村。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2005年12月31日,《中国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发表,使得新农村建设的提法引起学界的热烈关注。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我发现,我国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实质上是对“三农问题”研究的传承。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是“三农”问题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和大

3、热门。因而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研究也有不同主张。这些主张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二 研究回顾(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新农村建设究竟新的是什么,它要建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农村?这是首要回答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种代表性的说法。一是以“三农”问题研究专家陆学艺为代表的“改革”说。这种观点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身是一场变革,涉及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必须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性政策性的限制和障碍,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通过改

4、革早已不合时宜的户籍制度,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来实现新农村的建设。二是以林毅夫为代表的“拉动内需”说。这种观点认为,从短期来看,通过国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拉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同时又可以拉动内需,消化国内制造业尤其是彩电、冰箱、洗衣机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防止经济紧缩,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从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必须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城市。为了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中国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三是以徐勇、贺雪峰和温铁军等人为代表的新乡村建设说。这一派的观

5、点认为,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且处于增长之中,而人均占有的资源又太少,仅靠“农民进城”来解决“三农”问题既不理智,也不现实,必须寻找新的出路。这个出路就是新乡村建设。因而他们也区别于20世纪20-30年代梁漱溟、晏阳初等人推动的乡村建设运动,被称为新乡村建设派。四是政策部门的研究,体现相当浓厚的政策色彩。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锡文认为,新农村建设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发展农村生产力,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不提高,新农村建设搞不下去;(2)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完善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乡镇机构设置、职

6、能设置必须与农民要求和承受能力相适应;(3)通过城乡统筹解决农民最无奈、最无法解决的问题;(4)建设一个好的农村环境。可见政策规划主要着眼于经济与制度等宏观领域。以上各种观点的差异,实际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以农村和农民为本位的新农村建设,二是以国家(或农村以外)为本位的新农村建设。前者的视角是农村和农民,后者的视角是农村外部的国家制度和政策安排。(二)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比较这方面的研究是一种经验性的总结研究,实际上也构成新农村建设实证研究的重要部分。有关人员通过对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效果较好的个案研究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进而过渡到

7、对新农村建设的区域研究。研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开展比较成功的主要有江西赣州“五新一好”模式、浙江绍兴县“破旧立新”、“推陈出新”及“革面洗新”模式和山东省青州市南张楼村“巴伐利亚”模式。蓝海涛在逐一分析三地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条件之后,得出结论说,我国各地只能因地制宜地选择新农村建设的路径;要抓紧制定并始终如一地分阶段、重点实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健全政府公共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建立奖勤罚懒的地区和村庄分类激励机制;新农村建设要逐步从行政推动型向法制推进型过渡。有学者则尝试从案例分析中探讨出我国不同地区新农

8、村建设的选择模式。如陆耀邦认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东南平原地区应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主;西部山区可先从治理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提高生产能力做起;边境地区要主抓边贸和旅游,体现民族特色,融合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