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招生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招生

ID:16194799

大小:9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8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招生_第1页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招生_第2页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招生_第3页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招生_第4页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招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招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政法大学一、学校概况中国政法大学(校名简称:法大;英文名称:China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和ZhengfaUniversityofChina)位于首都北京,是一所以法学为主,兼有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是“211工程院校”和“985优势学科平台建设高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拥有自主设置本科招生专业权的7所院校之一和自主选拔录取本科学生试点工作的28所院校之一,在08年的中青报中国50强高效综合排名第31名,而作为一个专业类大学在全国法学排名则是次于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位列第3

2、,在一些专业领域甚至会排第一或者第二,实力可见一斑。 二、学校历史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文革中,学校被停办。文革结束后,学校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为中国政法大学。1985年,学校开辟昌平校区新校址。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进修生院、研究生院三院办学格局。进修生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该院复又合并于中国政法大学。在2007年学校成立55周年之际,经过5年的努力通过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

3、师为本位”的理念,以及“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四大战略,学校实现了诸多跨越式发展:学科——由2001年的五个博士学科点发展为今天的十九个博士学科点;学术势力——承担国家级课题的数量及人均科研经费均已进入全国前十名;国家级教学科研基地由1个发展为4个;学术队伍——由过去的430名教师发展为近1000人,其中博士学位人数由过去40人增长为近500人;社会影响力——政府、学术、社会三大评价体系中的名次均大幅前提。尤为可喜的是,在法学的十个二级学科中,学校具有优势地位的已占半数以上,法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后培育的新的学科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非法学学科取得了长足的

4、进步,政治学科、经济学科、哲学学科等均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获得了博士授权。博士、硕士的研究生教育已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三、学校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6  厚德,一方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要具有人文关怀、培养人文情操,学会做人;  明法,一方面是指无论法科还是非法科学生都要通晓法律,具备法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更表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应成为昌明法治的主力军,带着对法治的崇高感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格物,首先应是一种推究和思维过程,因此,要求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要形成对法律的特定思维;其次它还包括“学以致用”的涵义,即要

5、求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求真求实;  致公,一方面要求中国政法大学所有的学生树立公平、公正和正义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求中国政法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亲民、仕众、天下为公和为公众服务的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四、历任校长  钱端升院长(1952.8—1958),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清华大学、中央大学、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教授的著名法学家、社会活动家,1954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曹海波院长(1979.3—1982.12)  刘复之校长(1983.2—1984.12)  邹瑜校长(1984.12—1988.6) 

6、 江平校长(1988.6—1990.2)  陈光中校长(1992.5—1994.3)  杨永林校长(1994.3—2001.9)  徐显明校长(2001.9—2009年2月)黄进校长(2009.2至今)五、学科建设1、学校学科实力: 学校现已拥有2个全国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诉讼法学研究院、法律史学研究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证据科学研究院;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法治政府研究院;2个博士后流动站及18个博士点、45个硕士点、17个本科专业;10个校级科研机构。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有权自主设置本科专业、自主选拔录取本科生和文体特长生。中国政法大学学位点设置,已涉

7、及7大学科门类,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部学科门类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法学教师所从事的教学、研究领域涵盖了法学的所有二级学科。62、学校科研机构:诉讼法学研究院、法律史学研究院、证据科学研究院、法治政府研究院、比较法研究所、人权与人道主义法研究所、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欧盟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法律中心、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俄罗斯法律研究中心、法律应用研究中心、中国证据科学网、法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公共决策研究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