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速测量实验实验报告

流速测量实验实验报告

ID:16197508

大小:7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8

流速测量实验实验报告_第1页
流速测量实验实验报告_第2页
流速测量实验实验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流速测量实验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专业2011年5月7日实验名称流速测量(毕托管)实验指导教师姓名年级学号成绩一、预习部分1.实验目的2.实验基本原理3.主要仪器设备(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1、实验目的:(1)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基本的测速工具(毕托管)的性能和使用方法。(2)绘制各垂线上的流速分布图,点绘断面上的等流速分布曲线,以加深对明槽水流流速分布的认识。(3)根据实测的流速分布图,计算断面上的平均流速v和流量Q测,并与实验流量Q实相比较。2、实验基本原理:毕托管是由两根同心圆的小管所组成。A管通头部顶端小孔,B管与离头部顶端为3d的断

2、面上的环形孔相通(如仪器图所示)。环形孔与毕托管的圆柱表面垂直,因此它所测得的是水流的势能,在测压牌上所反映的水面差即为测点的流速水头。为了提高量测的精度,将比压计斜放成角,若两测压管水面之间的读数差为,则有,从而可以求得测点的流速表式:式中C—流速修正系数,对不同结构的毕托管,其值由率定得之。本实验使用的毕托管,经率定C=1。垂线流速分布图绘制,垂线平均流速计算流速分布图的面积W除以水深h,就是垂线的平均流速,即。断面平均流速计算断面平均流速;式中:为垂线平均流速(cm/s);第i根垂线上的平均流速(cm/s);n为垂线个数

3、。流速分布图流量计算实测流量;式中:Q测—实测流量(cm3/s);为断面平均流速(cm/s);A为过水断面面积(cm)3、主要仪器:毕托管、比压计及水槽毕托管测速示意图二、实验操作部分1.实验步骤(1)打开水槽的进水阀门,调节尾门,将水深控制在20厘米左右。(2)用测针测得水深h。如图所示,在断面上布置5条垂线,每条垂线布置5个测点。毕托管最高点宜在水面以下2厘米,最低点为毕托管的半径(0.4厘米),其余各点均布其中。(3)按所布置的垂线及测点位置逐步进行测量。把毕托管首先放在一条垂线上,接着把毕托管放到槽底,同时测读固定毕托

4、管测杆标尺上的读数,稍待稳定后,再测读比压计上的读数HA、HB,这就完成了第1个测点的工作。然后将毕托管依次提升,直至水面下2厘米那一点为止。(本次实验值测量中间一条垂线)(4)将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采用坐标纸按一定的比例:①点绘各垂线上的流速分布图。②点绘断面上各等流速点的分布曲线。测量端面垂线及测点分布图(5)分析比较实测流量与实验流量有何差别。实验过程注意事项(1)测速之前,首先要对毕托管、比压计进行排气。排气方法:从比压计三通管注入有一定压计两测管中的水面应该齐平,否则要重新冲水排气,直至两管水面齐平后方能进行

5、测速工作。(2)实验过程中,为防止进气,毕托管不得露出水面。实验结束后,将毕托管放入防气盒静水中,检查是否进气,若比压计两管水面不平,说明所测数据有误差,应重新冲水排气,重新施测。(3)毕托管嘴必须正对流向。(4)测读时,视线应垂直于比压计的倾斜面,读取弯液面的最低点读数,当测管中的水面上下脉动时,读取平均值。三、实验效果分析(包括仪器设备等使用效果)1.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2.实验操作过程(可用图表表示)3.结论1、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已知数据:毕托管直径d=0.8(cm),比压计倾斜角=30°,重力加速度g=980

6、(cm/s2)。实测数据与计算:测针量得水深h=24.46cm。测量数据表格:2、实验结论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中垂线上的流速分布图,经过计算可以得到测线平均流速:。则断面平均流速:实验得到的流速分布曲线图3、实验成果的评价本实验的操作流程较为简单。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有:比压计读数、毕托管读数的误差;实验中毕托管与水流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同时实验环境影响水流,水流存在波动,不可能完全按一个方向流动。总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本次试验结果能够反映明槽水流的分布特点。4、思考题1、毕托管、比压计排气不净,为什么会影响量测精度?答:

7、毕托管、测压管及其连通管只有充满被测液体,即满足连续条件,才有可能测得真值,否则如果其中夹有气柱,就会使测压失真,从而造成误差。误差值与气柱高度和其位置有关。对于非堵塞性气泡,虽不产生误差,但若不排除,实验过程中很可能变成堵塞性气柱而影响量测精度。2、为什么必须将毕托管正对来流方向?如何判断毕托管是否正对了流向?答:因为毕托管测流速是将来流的动能全部转化成势能,因此必须将毕托管正对来流方向。转动毕托管,当两液柱高度差最大时的位置,就可判断毕托管已正对了流向。3、比压计安放位置的高低,是否影响量测数据?为什么?答:不影响。因为比

8、压计测量的是两个位置的压强差,而与安放高度无关,所以,比压计安放高度的高低,不影响测得的压强差数据。教师评语指导教师年月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