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ID:16198923

大小:10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8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_第1页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_第2页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_第3页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_第4页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常红艳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文言兴趣师:苏东坡曾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朱熹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是你我的良师益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们不仅要好读书,而且要会读书。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或成语有很多。你在平时积累中知道哪些呢?生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师:一代诗圣的经验之谈。这句名言告诉了我们什么呢?生1:要多读才能写出佳作。师:这是语文学习的秘诀之一。生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朱熹生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师:这里为什么要读“”而不读“”呢?

2、生3:因为这里的“见”是“显现”的意思,所以读“”。师:看来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好。还有吗?生4:学而不厌。师:这是一个成语。用现代汉语说,是什么意思呢?生4:学习不能满足,要活到老,学到老。师:哪种表达更精练?生齐答:成语。师:这个成语来源于何处?有谁知道?生5:《论语》,是孔子的一句话。师:好,今天我们要阅读的就是从这本书中选取的十则。不知大家意识到没有,刚才大家所说的名句均是文言古诗,还有不少成语直接取典于古诗文或文言文中的格言警句。这些文言古诗和成语都具有文言文简洁、典雅的特点。平时我们说话作文能运用成语或引用诗句可谓是一件快事。相信

3、我们能学好古诗及成语就一定能学好文言文。那么如何学好文言文呢?生6:要多读。师:正如刚才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操。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请对照注释朗读《〈论语〉十则》。(点评:围绕读书,由学生所熟悉的成语及古诗词导入,将学生的积累带进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同时也由学生总结出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

4、法。)二、初读课文,走近作者作品(生放声朗读)师:大家读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生齐答:孔子说。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子曰”呢?生1: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师:《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是封建时代人人必读的书。请大家拿出我们预习时所做的“作家作品读书卡”,全班交流,资源共享。生2: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收藏的书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故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位深有

5、影响的人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其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不朽贡献,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生3: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师:这一个故事正好在我们今天要学到的格言中有一句类似的文言句,一会儿读的时候请大家再来作答。生4:孔子因他的刻苦好学,终于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两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

6、现在,人们都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孔子的像身长6.4尺,号称“长人”,给人感觉高大、庄严。师:大家可以参看书上插图。我感觉到的不仅是高大、庄严,我还看到了一位博大精深而又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形象。相传孔子有门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称为“贤人”,课文中提到的子路、子贡都在72贤人之列。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子弟子们的衷心尊敬。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孔子的学生,如何?(点评:用做“作家作品读书卡

7、”的形式促使学生自主地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利用资料、资源共享,对于今天的信息时代不失为一种高效之举。对《论语》及孔子的了解也为下面文言文的学习张本。)三、读准节奏,读出文言韵味1.师:好文不厌百回读。请大家再读课文,要求对照注释读准字音。(生朗读课文)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遍,看看你是否读准了字音。(一生范读课文)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1:他注意到了关键字的读音,音咬得很准。师:你很会倾听。你刚才说的“关键字”是哪些字?生1:第一则中的“说”同“悦”,故读“”;第五则中的“女”同“汝”,故读“”。师:你怎么知道的?生1:下面注释有。师:借助

8、注释读准字音,好方法。这种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文言现象叫做“通假”,大家只需了解即可。你能否再举一例?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