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 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ID:16202177

大小:33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8

2017 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7 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7 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7 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7 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 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惠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文综试题历史一、选择题:12.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这反映了秦国当时()A.儒家思想没有市场B.法家思想倍受冷落C.道家思想成为主流D.墨家思想渐趋没落13.《宋史.职官志一》:“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同掌规谏讽谕。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下列结论较为合理的是()A.谏官保证宋代政治清明B.谏官的设立不利专制皇权C.谏官种类繁多造成冗官D.谏官的谏议减少了行政

2、失误14.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D.新航路开辟15.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这可用来说明()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偶然性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迫

3、性D.国民革命的仓促性16.1936年,胡适在《大公报》发表文章称“五年的忍辱不战,所求的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张学良忽然造反了”。胡适评论的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抗日战争D.重庆谈判17.梅州市蕉岭县丘逢甲故居外墙上写有一条标语“让钢花开遍蕉岭,让铁水全县奔流。”这条标语最早可能书写于A.1953年B.1956年C.1958年D.1979年18.“它还给了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那些在过去丧失了机会的年轻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教育。”“它”指的是()A.恢复“双百”方针B.恢复高考制度C.改革开放D.科教兴国战

4、略19.“他们的公民可以在聚会时提出驱逐某一位影响其制度的官员,也可以罢免当时的政府,立刻更换执政团队。”下面的描述与此相符合的是A.罗马的法律制度保障了公民的权利B.真正的民主是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C.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制度的特色D.欧美代议制度确保了公民广泛的权利20.瑞士牧师慈运理(UlrichZwingli)(1484~1531)将希伯来文、希腊文或是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苏黎世当地语言;后来,苏黎世市议会决定了《圣经》改革方案,成为官方政策。1525年苏黎世市议会废止弥撒,改由慈运理的圣餐版本替代。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慈

5、运理是民族英雄    B.人文主义逐渐深入人心 C.宗教改革取得初步成果    D.启蒙运动冲击传统教权21.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的政策,一些人就讥笑他抄袭了一本书,另一些人称他以社会主义拯救了资本主义。这“一本书”可能是A.《人权宣言》B.《共产党宣言》C.《国富论》D.《社会契约论》22.谈及苏联1932-1933年饥荒发生的原因时,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这样说到,“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爆发

6、世界性经济危机,为稳定农产品价格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消极怠工C.搞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农民利益被忽视D.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农民消极应对23.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从古至今,一个强国领头的‘联盟’,不过是另外一个形式的霸权而已。”可以作为例证的联盟是A.华约B.欧盟C.亚太经合组织D.联合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38.(25分)外语在近代中国教育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代中国从孟子时代开始,“华夏正音”之外的语言被贬为“鹱(hù)鸟之音”,意思是并非人类的语言,读书人谁要学它,

7、就是“下乔木而迁于幽谷”——自甘堕落。近代中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10名学生,后扩大到100多名。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现代中国第一阶段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1952年明确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我们学会俄文,就能打破语言、文字上的隔阂,搬掉放在我们发展中苏友谊大道上的一座大山。我们学会俄文,就能更加直接地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可以使我们祖国更加速向社会主义

8、前进。我们学好了俄文,就可以更加促进两大民族的文化的交流,促进两大民族的友谊和合作。”1978年底,《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现代中国第二阶段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