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氨酸蛋白激酶4的研究进展

苏氨酸蛋白激酶4的研究进展

ID:16205863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8

苏氨酸蛋白激酶4的研究进展_第1页
苏氨酸蛋白激酶4的研究进展_第2页
苏氨酸蛋白激酶4的研究进展_第3页
苏氨酸蛋白激酶4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氨酸蛋白激酶4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章来源毕业论文网www.biyelunwen.com.cn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4的研究进展文章来源毕业论文网www.biyelunwen.com.cn【摘要】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4(PAK4)是生物学界最新发现的一类蛋白因子,它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因而,PAK4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一个特殊的预警分子。本文针对PAK4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做一描述,以探索其在癌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抗癌抑癌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nb

2、sp;PAK4 细胞信号转导 肿瘤治疗      1 PAKs家族概述      Pak(p21-activatedproteinkinases,Paks)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Rho家族中GTP酶的重要效应物,它在细胞形态学和动力学以及细胞转化的调控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当前,约有28种人类STE20激酶被分为10个亚族,这种划分是基于它们的调节区和催化区在系统发生及结

3、构上的不同而进行的。人类的六种Paks激酶也已被区分为两个亚系。第一个亚系包括Pak1(Pakα)、Pak2(Pakγ)、Pak3(Pakβ),它们的催化区中有80%-90%的序列同源性。近来才发现的第二亚系中含有Pak4、Pak5和Pak6,它们也彼此关系密切,但和第一亚系中的Pak1、Pak2和Pak3催化区序列同源性只有40%-50%。所有的Paks成员具有一个p21结合区域(PBD),它可以与Rho家族中的GTP酶结合。GTPases和PBD相互作用可使Paks的内在激酶活性脱抑制,从而导致活性环的自身磷酸化和全酶

4、的激活。      Pak1-3的脯氨酸富集区是与Pak相互作用交换子PIX/CoolSH3作用的主要位点。除了PIX外,Paks还可以与Nck受体结合并且可以直接恢复为生长因子受体。由此看来,虽然Pak4-6没有明显的PIX/Cool结合基序,但两个Pak亚系在它们调节与催化区域的组成和结构方面具有很好的一致性。Paks作为GTPases的效应物,通过对肌动蛋白细胞构架的调节,在细胞形态学和动力学的调控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n

5、bsp;  Paks和Rac/Cdc42相互作用,并且参与细胞粘附与迁移过程中Rac/Cdc42介导的肌动蛋白的合成(DanielsandBokoch,1999)。Pak家族中的所有六个单体具有高度保守的C端激酶区和N端Cdc42/Rac相互作用粘附区(CRIB)(Burbeloetal.,1995),又名GTP酶结合区(GBD)(Symonsetal.,1996)。Pak1-3与Cdc42和Rac结合,导致其构象的改变,这个过程会在较低的程度上缓解自我抑制和激活激酶的活性。与之相反,Pak4和Pak6

6、与Cdc42高效地作用,但酶的激活并不依赖这个结合过程。Pak1-3在GBD的N末端含有一种SH3结合位点,它负责和接头蛋白Nck结合。另外,在GBD与C末端激酶区域之间也有一个SH3结合位点,它可以调节和PIX的结合,PIX是Rac的一种假设交换因子。Pak4则没有这种SH3结合位点,也不能与Nck和PIX作用,但它在GBD与激酶区域间有七个假设的SH3结合位点。      Paks的两个亚群均可以促使细胞中肌动蛋白的重新形成。例如:Pak1能诱导片状伪足的形成

7、,还可以定位在成纤维细胞的膜皱褶上;Pak4被证明在内皮细胞上由Cdc42诱导的丝状伪足扩展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而Pak5可以导致轴突的延伸。Paks还可以对细胞进行调控,激活的Pak1,Pak2和Pak4的表达可以促进细胞变圆。      文章来源毕业论文网www.biyelunwen.com.cn为了探讨Pak4在肿瘤遗传学方面的功用,国外学者分析了其在几种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ak4经常在来源于人体的多种组织器官的肿瘤细胞系中呈现过表达,且丝氨酸位

8、点(Ser-474)很可能是Pak4酶活性区域中的自身磷酸化位点,丝氨酸到谷氨酸位点的突变体(S474E)促使其获得了酶活性。PAK4和Cdc42在高尔基体膜中同时表达,我们可利用针对Ser-474位点的磷酸化特异性抗体来探查有活性Pak4的存在。进而,Pak4突变体(S474E)可导致NIH3T3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